许昌鄢陵:多元富农“绿”动田间

五月的鄢陵县,暖风拂面,烟田青葱,新栽的烟苗正在阳光下努力生根,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在这片致富的土地上,鄢陵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多元协同绿色发展”为主线,通过科技赋能、政策协同、生态优先的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鄢陵特色的富农之路,让乡村振兴“绿”动田间。
科技赋能,智能驱动产业升级
在鄢陵县只乐镇的现代化烟叶示范田里,烟技员正通过“河南智慧烟叶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测烟苗生长数据。该平台整合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从育苗到采收的全程数字化管控。“这里面东西多着呢!”烟技员黄向阳展示着手机上的“智慧烟叶”APP:育苗准备、专业化育苗、移栽、大田管理等各环节一应俱全,每个阶段都会上传相应的图片采集信息,连病虫害都能通过AI图像识别诊断。“里面还有直播培训和烟技学堂供烟农查阅,后续烘烤季节还将实现云烘烤,能实时查看新能源烤房的运行状态,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向烘烤师及烟技员发送报警信息,一部手机管好多炕哩,烘烤损耗也少多了,再也不用过打个盹就烤坏一炕烟的苦日子了!”
鄢陵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推行了一系列的信息化举措:育苗大棚通过温湿度智能管控系统培育无病壮苗;对合同内烟田实现智慧烟叶平台生产采集全覆盖;通过“测亩仪测量+GPS定位+人工复核”三位一体模式,对种植地块边界、面积数据、合同签订信息进行精准比对,建立“一户一档”电子台账……这些创新举措使烟叶生产效率提升40%,亩均成本降低200元。
只乐镇岳寨育苗工厂温湿度智能管控现场。黄向阳摄
政策协同,烟叶发展拓新局
“多亏了烟草公司的‘政策包’,让烟农敢投入、能致富!”鄢陵县清野烟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保占感慨。他口中的“政策包”,是鄢陵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出台的一揽子烟叶生产收购相关的扶持措施:为加快烟叶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制定了《烟叶生产示范区建设方案》;为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升烟农收益,进行了有机肥试验示范、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成果转化推广和生物有机肥转化试验示范等一系列科技推广实验;为了全面提升“上六片”烟叶开发水平,实施了《“上六片”烟叶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夯实“河南浓香”烟叶名牌龙头地位;为节约烟农用工成本,减少交售时的返工挑拣和耗损,试点运行了预分级助农降本增效……
相关方案不断出台,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实现2024年鄢陵县合同内纯作烟田机械化作业率80%以上,年度收购均价同比上升两个百分点,站内预分级将每炕烟分级效率提升66.7%,烟农的时间成本和用工成本均大幅降低,烟叶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黄金叶”。
绿色低碳,生态优先促增收
在生态保护方面,鄢陵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建设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精准作业,水肥利用率达90%;开展地膜回收专项行动,年回收废旧地膜4000公斤,农田“白色污染”降低90%,并进行可降解地膜的试验示范;推广建设新能源烤房,采用变频技术实现智能控温,使每炕烟叶烘烤能耗下降45%,年减碳量下降40%……
“我们全面推行‘三减三增’模式:减化肥、减农药、减碳排放,增有机肥、增生物防治、增科技推广。”农艺师范沿沿介绍。“今年的高温干旱天气易引发烟叶病虫害,我们一方面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另一方面,加强根茎类病害防治,指导烟农科学用药,避免因浇水导致病害传播。通过‘绿色防控科学用药’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烟苗的抗逆性。
“创新是引擎,协同是路径,绿色是底色。”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鄢陵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正以创新之笔、政策之智、绿色之魂,推动着烟叶产业向数字化、融合化、生态化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来源:许昌市烟草公司鄢陵县分公司 作者:李玉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