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登记工作
新发现文物191处 增长比例居全省前列
2025年05月21日15:01 |

5月19日,笔者从鹤壁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获悉,鹤壁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第二阶段实地调查登记工作已圆满完成。鹤壁市972处文物实地调查数据已全部上传至河南省“四普”数据平台。同时,在这次实地调查中,鹤壁市新发现文物191处,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增长19.6%,增长比例居全省前列。
据悉,鹤壁市高度重视并扎实推进“四普”工作,组建了工作专班,成立了综合协调组、宣传推广组、项目实施及业务指导组等工作组,负责组织、指导鹤壁市各县区“四普”工作的开展。
在推进“四普”工作中,鹤壁市坚持“应普尽普”原则,聚焦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传统村落及大运河、赵长城、黄河故道等重点区域,在认真进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新发现文物的排查力度,新发现了白寺裴李岗文化遗址、凌湖春秋战国墓群、金山宋代壁画砖室墓等一批具有重要考古研究价值的文化遗产。同时,对于新发现的文物点位做到及时登记,采集数据资料,完善保护措施。
在调查过程中,鹤壁市普查队员注重走访当地群众,鼓励公众积极提供新发现文物线索,深挖文物历史文化内涵,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平台,多渠道开展“四普”工作知识宣传、文物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公众对“四普”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充实和丰富鹤壁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鹤壁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文物局局长焦志平介绍,接下来,鹤壁市将根据“四普”工作的总体安排,锚定普查工作第三阶段任务,持续深入推进“四普”工作落实,为后续做好文物研究、保护与利用奠定坚实基础。(来源:鹤壁市委宣传部 作者:肖莉萍 王玉姣)
(责编:黄莎、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