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各地

淅川县:家在景区住 钱在门口挣

2025年05月14日15:49 |
小字号

“我们村群众是家在景区住、钱在门前挣,幸福生活像孔雀开屏一样美!”5月11日,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上集镇竹园村的丹江孔雀谷,村党支部书记李建锋正招呼来往游客。在他身后,一只只孔雀悠闲踱步,展示着美丽的身姿。

竹园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淅川县内后靠安置移民村。2010年,没有外迁的565名村民被后靠安置在这里。当时,丹江水淹没村内耕地近750亩,村子人多地少,荒山面积大,产业底子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为破解竹园村发展瓶颈,2011年以来,淅川县整合移民等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引进丹圣源蓝孔雀养殖公司,探索移民致富新路径。竹园村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流转1000余亩土地用于孔雀养殖产业。

“走,看看我们村的孔雀,现在一共有3000多只。这可是村民致富的‘金凤凰’!”李建锋介绍,“孔雀全身都是宝,除了观赏价值,孔雀蛋可以食用,蓝孔雀还可以制作标本……”

2016年,淅川县制定生态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竹园村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丹江孔雀谷不断探索,从单一的特种养殖产业转变为集孔雀观赏互动、民俗体验娱乐、野炊餐饮等于一体的休闲农旅综合发展模式。

目前,丹江孔雀谷以“孔雀文化”为核心,结合地方民俗文化、历史元素,形成孔雀婚礼、孔雀实景演出、亲子游等互动性较强的旅游产品体系,开创孔雀主题园区旅游新模式,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

“在景区养孔雀、打扫卫生,每个月能拿到2400元的工资,加上年底的租金分红,一年能挣3万元。”在孔雀谷务工的村民周玉林给笔者算了算收入账。

“我们每年能为移民群众提供灵活就业岗位200个。他们农闲时候过来上班,每天有80元的工钱,大家都有钱挣。”景区副经理邵阳介绍。

按照投资比例,竹园村每年收取近30万元的项目盈利,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此外,丹江孔雀谷不仅每年向村民支付租金近20万元,还通过免费为移民群众提供饲养、种植技术培训服务、免费提供商业经营摊位等措施,带动当地移民群众增收致富,竹园村每户每年依托景区收入均超2万元。(来源:淅川县委宣传部 作者:李金杭)

(责编:黄莎、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百年首次!36片甲骨回安阳“探亲”
  • 南阳:让千年药香飘向世界
  • 跟记者体验一场麦田里的国家非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