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各地

信阳毛尖“电子身份证”引领产业数字化升级

2025年04月24日11:55 |
小字号

“扫一扫包装上的溯源码,这盒茶叶从哪片山头采摘、谁炒制的、检测报告全都能看到!”4月22日,在河南信阳市浉河港嘉木饮茶文化庄园,店员正在向游客展示信阳毛尖的“电子身份证”——茶叶包装上一枚小小的溯源码背后,串联着信阳毛尖的全生命周期数据。

近年来,浉河区以“三茶统筹”为引领,融合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建成数字化茶产业管理平台。该系统覆盖董家河镇、浉河港镇等八大核心茶山、海拔300米以上的2.54万亩优质绿色生态茶园。同时,配套物联网气象站、虫情监测等设备实时采集生态数据,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山水浉河云赏毛尖”打通茶农、茶企与市场间的数据链。

“没有溯源码的不一定是假茶,但有溯源码的一定是真茶!”浉河区茶发展中心主任黄辉介绍,茶企需依据核定的茶园面积和产量申领溯源码,在完成鲜叶收购、加工、检测等环节溯源信息上传后扫码激活,消费者通过扫描包装上的“信阳毛尖521”标识,即可查看茶叶产地档案、加工影像、质检报告等全流程信息。

去年,浉河区通过“山水浉河云赏毛尖”区块链溯源平台,累计发放溯源码49万枚,激活流通43万枚,溯源认证“信阳毛尖521”商品茶总量达18.6万斤,同比增长7.5%。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实时记录与总量划转,每日动态掌握交易底数与鲜叶、毛茶市场行情,对于超过均价20%的进行原因询问和分析,确保茶叶市场健康发展。

今年已投放茶标49.9万枚,其中向董家河镇投放26.2万枚,向浉河港镇投放23.7万枚。茶企茶农已领取14万枚,已激活使用溯源码7.4万枚,溯源商品茶1.9万斤。

如今,浉河区茶产业已形成数字化管理闭环:茶园端,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控病虫害与气候;加工端,区块链技术记录每一批茶叶的工艺参数;市场端,消费者扫码验真、企业云端分析销售趋势。“信阳毛尖521”高端品牌借助溯源体系快速打入全国市场,在2023年品牌农业神农论坛上,“信阳毛尖521”荣获“乡村振兴•品牌引领”典型实践神农奖。“信阳毛尖521”产品覆盖除西藏及港澳台外所有主要省市,带动该区涉茶综合产值增至117亿元,稳居“中国茶叶百强县”前列。(来源:信阳市浉河区外宣办 作者魏震)

(责编:霍亚平、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百年首次!36片甲骨回安阳“探亲”
  • 南阳:让千年药香飘向世界
  • 跟记者体验一场麦田里的国家非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