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石龙区:科技赋能 “一喷三防”筑牢小麦丰收防线

植保无人机在麦田上空开展“一喷三防”作业。闫增旗摄
4月22日上午,在平顶山市石龙区龙河街道嘴陈村,绿油油的小麦长势喜人,植保无人机在操作人员遥控下,沿着麦田低空飞行,一道道“药雾”从天而降,均匀地覆盖在小麦叶面上。这是石龙区小麦“一喷三防”防治病虫害保障高质高产作业现场。
站在地头,看到无人机装药、起飞、定位、喷洒一气呵成,自己的50余亩(1亩≈666.67平方米)小麦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喷防,该村村民黎广耀赞不绝口:“原来都是手摇式喷雾器,又重又累人,防护如果做不好,农药味会呛得人头晕眼花,还容易造成麦子损伤。现在用这个植保无人机,不但省力省钱又省事,而且喷洒均匀、压力大,能把药喷洒到麦穗芯上去。”
据了解,此次飞防作业使用的无人机,一架可装载50斤(1斤=500克)药品,每小时可喷洒200余亩。相比传统的人工防治,植保无人机喷洒更均匀、雾化效果更好、灭虫速度更快,一天便可以完成施药作业千余亩,大大节约了人力、时间和成本。
当下,正值小麦抽穗扬花期,也是病虫害防治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石龙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组织的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队穿梭于全区麦田上空开展“一喷三防”作业,农技专家同步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送上“科技种田”贴心指导。
“今年我们石龙区小麦种植面积1.7万余亩,在当前春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我们积极开展‘一喷三防’作业,是保障小麦丰收的重要技术举措之一。”石龙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副局长张广召介绍说,针对当前小麦蚜虫、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高发风险,该局采用“航化作业+精准配药”模式,可以防治小麦赤霉病,同时增加营养、防早衰、防后期的干热风、补充营养,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石龙区地处丘陵区,田块不集中,小麦种植较为分散。为确保统防统治实效,该区因地制宜,对集中、连片的地块实行无人机集中喷防,对零散的地块由街道组织开展统防统治,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实现全区地块全覆盖,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截至目前,该区已整合资金30余万元,共投入6台无人机设备,将对全区1.7万余亩小麦全覆盖开展“一喷三防”,预计5月初实施完毕。(来源:平顶山市石龙区委宣传部 作者:闫增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