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郑州GDP迈上1.45万亿元(拼抢一季度 实现开门红)
□本报记者王延辉
超聚变全年营收突破400亿元,国产化服务器市场份额全国第一;
新能源汽车下线62.6万辆、同比增长112.9%,带动汽车产量全年突破110万辆,首次进入全国前十位;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5565.8亿元(占全省67.9%),规模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四位、稳居中部城市首位……
一项项突破,一个个跃升,助推郑州经济发展攀上新高度。2月5日,蛇年新春上班第一天,2024年郑州经济“成绩单”出炉。经初步核算,郑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532.1亿元、同比增长5.7%,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向新”发展态势。
全力以赴拼经济,奋勇争先挑大梁。2024年,郑州经济首位度达22.8%,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5%左右。
“在郑州经济增长中,工业的强劲发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是关键因素,工业经济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占仓如是解读。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41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达92.8%;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8.2%、13.3%、9.2%。
新产业培育加速推进、新产品供给加快产出,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2024年,郑州市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分别增长13.7%、10.4%、10.1%;锂离子电池、充电桩、服务器、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3%、51.6%、32.4%、33.1%;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7.7倍、2.0倍。
“在‘两新’‘两重’政策赋能之下,工业发展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增长,也对相关产业和主要经济指标增长产生积极带动作用。”张占仓分析。
数据显示,2024年,郑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4.6亿元,同比增长4.7%。
产业攀“高”逐“新”,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中原科技城在全国348个科技城(含科学城)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最新排位中跃升至第15位;重组或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达14家;新增省实验室6家,在郑省实验室达18家;引进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8家,龙头企业产业研究院达到17家,建成各类研发中心5890家。招引院士及顶尖人才15人、总数达96人,吸引来郑留郑大学生27.5万人、3年累计超70万人,人才总量突破300万人,奏响创新主旋律和最强音。
站上1.45万亿元新起点,郑州如何再进阶?
拼经济,拼的是营商环境。2024年,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动下,郑州新增各类经营主体12.75万户,总数突破210万户。
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郑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新春第一会”再次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着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进一步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大盘之稳,谋高质量发展之进。
竞进拼抢又一春。2025年春节期间,郑州全社会用电量为9.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6%,工业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1%。越达工业机器人订单生产排到明年;中铁装备盾构机“出海”忙;中欧班列(郑州)新的一年已开行超300班,同比增长300%以上……
岁首早谋耕,人勤地生宝。从这个新春开始,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奔赴新一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