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灵宝:“花果山”下“金叶”香

秋日的崤函大地,田畴似锦,沃野生金,一片“晒秋”景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走进河南省灵宝市寺河乡,一行行苹果树顺着山势铺展,硕果压枝,生机盎然,宛若走进了“花果山”。火山关村的炕房内,金灿灿的烟叶新鲜出炉,烟香馥郁。不远处,合作社的苹果分选车间里,20余名分级工人指尖攒动,烟叶专业化分级服务如火如荼,现场热气腾腾,满溢收获的喜悦。
“金叶”为啥进了苹果车间?这可是个稀罕事儿。
“这不,趁着苹果还未上市的空档期,我们将暂时闲置的场地进行了资源整合,设立了烟叶专分服务站,为30余名烟农提供烟叶分级前置服务。”灵宝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川口烟站负责人吴柯乐指着眼前的烟叶分级台如数家珍。
烟农到寺河乡专分服务站开展分级服务。
“资源整合”是寺河乡烟叶产业发展的高频词汇。
作为闻名遐迩的亚洲“第一高山果园”,近年来,为了满足群众多元化发展产业的需求,政府部门立足生态禀赋,积极整合农业资源,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而烟叶产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链。
处于产业成型起势的关键节点,如何在烟叶烘烤季为烟农提供最大的便利服务,统筹解决好缺技术、缺劳力、缺场地等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助力好地方乡村振兴?这是摆在灵宝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面前的“头等大事”。
不畏“困难”遮望眼,思路一转天地宽。
“现在注意看顶棚,要保持干球38℃,湿球37℃,待顶棚烟叶8成黄,开始排湿……”9月30日,在寺河烘烤工厂,“远道而来”的“土专家”郑充实正在倾囊教授自己的烘烤技巧。
烘烤专家现场把脉问诊。
“一方面我们统筹全市资源,把其他乡镇的烘烤专家‘请进来’,将技术课堂开到‘田间’,‘线上’交流,另一方面,一对一现场‘把脉问诊’,破解烟农在烘烤环节的技术难题。”川口烟站负责人吴柯乐介绍到。
“请进来”的不止是“技术课堂”,还有“大有乾坤”的分级队伍。
资历颇深的分级组长秦坤祥是分级队伍其中的一员。“我们整个分级团队共有28名成员,都来自苏村乡福地福源合作社,大家都有多年的分级经验。这是我们第二年到寺河乡开展跨域的分级服务。”秦坤祥称。
作为服务“三农”的末端“触角”,合作社是发展产业“链型”的“桥头堡”。通过整合全市“分级能手”人力资源、闲置场地的空间资源,统筹建设“专分服务站”,变烟农各自聘请、分散管理的“单打独斗”转变为统一管理、规范操作的“高效集成”,重点解决劳力不足、眼光不均、场地受限等问题。
福源合作社的分级队员开展专业化分级服务。
火山关的烟农张爱芹就是寺河乡专分服务站的“尝鲜者”。他高兴地说:“今年我种了24亩烟叶,在咱服务站分级了3100公斤。我初步算了一下,能节约7000元左右的用工成本呢!”
产业旺则乡村兴。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统筹资源的发展模式,让烟叶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上挑起“大梁”,“花果山”下金叶飘香的动人故事还会持续精彩演绎……
(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供稿 作者:张艺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