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科普携手同行 防灾平安相伴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来了怎么办?高层建筑如何避震?市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学习防震减灾知识与技能呢?9月23日,笔者来到市防震减灾中心进行采访。为加大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力度,市防震减灾中心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开设防震减灾大讲堂等,将防震减灾知识送上门。
今年夏天,在北关区柏庄镇西苏度村,市防震减灾中心志愿者开展了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将地震基础知识、地震应急避险技能等带给了当地村民。
在安阳市,这样的宣传活动还有很多。为进一步扩大防震减灾宣传覆盖面,有效提升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市防震减灾中心通过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进家庭、进社区,常态化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六进”活动。今年年初以来,安阳市防震减灾工作者走进市第二十五中学、市发展改革委、市第三人民医院、高新区丽豪社区等,开展宣传活动百余场,受众10万余人,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
此外,专业人才也为安阳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供了助力。笔者采访了解到,市防震减灾中心组织了一个由20余名地震、地质专家组成的宣讲团,制作专业科普课件30余个,多形式、多渠道、多举措将防震减灾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我们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六进’活动,号召更多人参与防震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关注身边的各类灾害风险,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市防震减灾中心工作人员说。
精准化增强群众防震减灾意识
为切实增强基层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探索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新路径,安阳市防震减灾中心充分利用全年重点时段、关键节点,精心筹划、多措并举,开展全民参与、全方位宣传普及活动,有效调动群众参与防震减灾活动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近年来,我们与多部门联动,建立了长效协作机制和联合宣教机制,在防震减灾宣传活动上共同发力。市、县两级均制定了2024年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要点,采取发布科普作品、开放科普场馆、组织科普讲座、开展应急演练等形式,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突出抓好重点时段的宣传活动。”市防震减灾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市防震减灾中心与三官庙小学开展馆校合作,选取优秀学生进行“小小讲解员”培训,提升学生的应急能力;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在市、县电视台播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片,组织开展集中宣传、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工作,筑牢安全基石;在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在游园、广场、社区等多个场地同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受众万余人;在唐山大地震纪念日,依托安阳防震减灾科普馆,联合安阳融媒小笔者中心开展“小笔者参观游学日”“防震减灾助学研学”等活动十余场;在全国科普日,市、县两级地震应急部门组织开展了大型集中宣传活动,并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提升宣传效果。
一系列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直达基层,有效提高了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打造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矩阵
每到周末,在内黄县防震减灾主题公园内,都会有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展板。
作为安阳市首个防震减灾主题公园,该公园在设计打造上以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知识为主题,制作了精美的展板,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范能力。
2023年,防震减灾综合性科普场馆在滑县道口古镇防灾减灾教育体验馆内建成投用,利用VR、模拟互动等技术手段,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学习防灾减灾知识,赢得广泛好评。
汤阴县实验中学专门建立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按照感受地震、认识地震、演练的顺序,设置了多个互动项目,引导学生提升防震减灾意识。
主题公园和科普场馆的建设,是安阳市构建多元化、立体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矩阵的举措之一。近年来,安阳市聚焦建好、用好防震减灾科普场所,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平台的方式,着力打造“防震减灾+”服务新局面,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目前,安阳市已建设防震减灾主题公园2处、防震减灾综合性科普场馆1处、专项防震减灾科普馆1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一直在路上,希望能让更多的市民提高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在灾害来临时能够科学应对。”市防震减灾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科普载体 推动馆校合作
点选沙盘中的点位就能出现对应介绍,家乡的地质地貌一目了然;搭建积木,感受地震中不同结构建筑物的稳定性;站在模拟地震平台上,体验不同地震波带来的震感……这些是安阳防震减灾科普馆的沉浸式体验项目。今年年初以来,该科普馆共接待学生5000余人次,开展研学活动70余场。
这个位于城区北部的科普馆有何特别之处?9月23日,笔者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2021年,安阳防震减灾科普馆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安阳市唯一专业互动体验式地震科技场馆。近年来,该科普馆围绕地震威胁、认识地震、防震减灾、防震技能、携手共建等方面进行科普宣传。走进科普馆,人们可以通过声光电、实景沙盘、虚拟场景、全息幻影成像等方式,从视觉、听觉、触觉上全方位进行感知,更好地了解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这些年,科普馆坚持全天候免费对社会开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让防震减灾科普宣讲‘活’了起来,让更多孩子在观看科普动画片、动手制作地震报警器的过程中走近科学、爱上科学。”市防震减灾中心场馆负责人介绍,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科普馆不断探索馆校合作模式,邀请广大师生到科普馆参观实践,并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小小讲解员”选拔培训活动,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效果。
防灾避险撑起校园“安全伞”
“什么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地震该怎样自救互救?”……随着今年秋季学期的开始,防震减灾知识成为安阳市不少学校的“开学第一课”,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从而构建更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新学期,在安阳市示范区第一中学,安阳县防震减灾中心工作人员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地震的成因、危害以及安阳县的震情特点,让师生们对地震有了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工作人员重点介绍了应急避险知识、自救互救技能以及震后的心理调适方法等,并详细讲解了地震应急预案的制订、演练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步骤,为师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实战指导。
在汤阴县光华小学,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已经融入该校工作计划和课程计划,通过课堂让学生接受系统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防震减灾,始于学校;安全教育,源于校园。”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制定了周密的防震减灾宣传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利用防灾减灾宣传周、校园安全教育周等开展宣传教育和安全疏散演练。我们每年都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开眼界、长见识。”
“为加大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在校园内的宣传普及力度,我们积极鼓励安阳市中小学在校园网或校办刊物上开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专栏,建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室,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知识竞赛、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科普夏令营等活动以及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市防震减灾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培训赋能筑牢安全防线
防震减灾知识培训是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前不久,在市第六人民医院防震减灾知识培训会上,来自市防震减灾中心的志愿者进行了地震知识讲解和应急避险常识宣传,通过培训丰富医护人员的应急知识储备。
近年来,安阳市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创新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推进防震减灾知识培训工作。在今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前夕,市防震减灾中心组织开展了2024年防震减灾“小小讲解员”选拔培训活动,30余名小学生通过学习地震知识、训练讲解技能等,积极参与安阳市防震减灾科普馆的解说工作,成为防震减灾知识的传播者。
安阳市逐步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完善培训机制,在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和针对性上下功夫,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式,深入推进防震减灾专题科普讲座和演练走进各行各业,形成浓厚的“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防震减灾氛围。
安阳市防震减灾中心建立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养好的专兼职培训员、讲解员和管理员队伍,培育了一大批防震减灾科学传播专兼职人才和志愿者队伍。今年4月,安阳市数百名选手积极参加了2024年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暨第八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选拔赛初赛,经过筛选,安阳市推荐1名优秀选手参加省级比赛,并获得优秀奖。(安阳市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郝亚伟 高倩 郭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