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乡村振兴绘就壮美画卷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产量495公斤/亩,大豆160公斤/亩。作为平顶山市202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综合示范点,郏县润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再次交出丰收答卷。
今年50岁的王利峰是郏县薛店镇狮子口村人,也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近年来,郏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让他种植的3000多亩农作物屡屡高产丰收。
郏县是平顶山粮食主产区之一,该县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3年,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3万亩,夯实粮食丰收基础,真正实现了粮食的高产稳产,粮食总产常年保持在36万吨以上。
特色产业筑就“强农梦”。近年来,郏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红牛养殖、绿色果蔬食用菌”等特色产业。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润牧业公司养殖园区里,1000多头打着耳标的郏县红牛个个膘肥体壮,毛色红亮,精神头儿十足。
郏县红牛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入围全国首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红牛产业,郏县建成国家级郏县红牛保种场和国家级郏县红牛育种示范实验基地,2021年,郏县成功入选全省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郏县红牛)发展共建试点县。2022年4月,郏县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养牛大县培育县,今年郏县红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省级认定。最近,郏县红牛荣获2023品牌农业神农论坛“乡村振兴—品牌引领”典型实践神农奖。
目前,全县已建成200头以上规模红牛养殖场98家,散养户1300余户,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全县以郏县红牛为主的牛存栏近10万头,总产值达80亿元,人员1万余人,人均年增收1.2万元。
初冬时节,堂街镇王楼村300多座日光温室大棚整齐排列着,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温室大棚里生机盎然,一株株蔬菜叶片墨绿、清甜气味弥漫……这里每天供平顶山市区新鲜时令有机蔬菜就达10多吨。郏县薛店镇蔬菜基地种植的万亩胡萝卜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打响了“生态牌”。不但销往郑州、石家庄、北京等大中城市,还出口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端上“国际餐桌”。该县发展“果蔬菌”10万亩,2022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6.27万吨,特色果蔬及食用菌种植年产值20亿元。
改革开放45年来,郏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经济蓬勃发展,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郏县在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交出合格答卷,全县8866户27647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6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郏县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放眼当下郏县乡村,呈现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和美新气象。(来源:郏县县委宣传部 肖应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