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

贵州道真:发展食用菌产业带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2023年11月28日10:10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原标题:贵州道真:发展食用菌产业带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11月27日,村民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尹珍街道一处杏鲍菇种植基地忙碌。

  近年来,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围绕“菜县菇乡”农业产业定位,依托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质资源,引进福建、浙江等地的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发展食用菌产业,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食用菌园区10个、蘑菇农庄27个、食用菌大棚2600余个,带动6000余户12200余名村民就业。

  新华社发(赵永章 摄)

 

  11月27日,村民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尹珍街道一处杏鲍菇种植基地采摘杏鲍菇。

  近年来,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围绕“菜县菇乡”农业产业定位,依托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质资源,引进福建、浙江等地的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发展食用菌产业,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食用菌园区10个、蘑菇农庄27个、食用菌大棚2600余个,带动6000余户12200余名村民就业。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11月27日,村民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上坝土家族乡一处香菇种植基地工作。

  近年来,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围绕“菜县菇乡”农业产业定位,依托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质资源,引进福建、浙江等地的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发展食用菌产业,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食用菌园区10个、蘑菇农庄27个、食用菌大棚2600余个,带动6000余户12200余名村民就业。

  新华社发(罗星汉 摄)

 

  11月27日,村民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上坝土家族乡一处香菇种植基地工作。

  近年来,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围绕“菜县菇乡”农业产业定位,依托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质资源,引进福建、浙江等地的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发展食用菌产业,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食用菌园区10个、蘑菇农庄27个、食用菌大棚2600余个,带动6000余户12200余名村民就业。

  新华社发(陈庆军 摄)

 

  11月27日拍摄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尹珍街道一处杏鲍菇种植基地的菌棒原料加工场(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围绕“菜县菇乡”农业产业定位,依托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质资源,引进福建、浙江等地的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发展食用菌产业,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食用菌园区10个、蘑菇农庄27个、食用菌大棚2600余个,带动6000余户12200余名村民就业。

  新华社发(吴常琛 摄)

 

  11月27日,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尹珍街道一处杏鲍菇种植基地,村民堆放用废菌棒制作的生物有机肥。

  近年来,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围绕“菜县菇乡”农业产业定位,依托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质资源,引进福建、浙江等地的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发展食用菌产业,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食用菌园区10个、蘑菇农庄27个、食用菌大棚2600余个,带动6000余户12200余名村民就业。

  新华社发(赵永章 摄)

 

  11月27日,村民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尹珍街道一处杏鲍菇种植基地加工杏鲍菇。

  近年来,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围绕“菜县菇乡”农业产业定位,依托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质资源,引进福建、浙江等地的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发展食用菌产业,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食用菌园区10个、蘑菇农庄27个、食用菌大棚2600余个,带动6000余户12200余名村民就业。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11月27日拍摄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尹珍街道一处杏鲍菇种植基地(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围绕“菜县菇乡”农业产业定位,依托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质资源,引进福建、浙江等地的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发展食用菌产业,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食用菌园区10个、蘑菇农庄27个、食用菌大棚2600余个,带动6000余户12200余名村民就业。

  新华社发(宋朝晖 摄)

(责编:黄莎、杨晓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河南鹿邑:红火日子“刷”出来
  • 助力乡村振兴 唐三彩焕发新光彩
  • “西峡香菇”飘香“一带一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