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税力量”激发民营经济“拔节向上”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长葛市税务局工作人员走进企业开展纳税辅导。人民网 程明辉摄
贡献了六成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七成左右的税收、八成以上的就业、九成以上的市场主体……民营经济是河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设现代化河南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河南税务部门聚焦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需求,以高效精准的税惠政策、便捷优质的税费服务、公平有序的税收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添力鼓劲,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好税费“减法”,民企效益实现“加法”
多彩深秋,走进中原热土,岁物丰成,活力涌动。
在河南永荣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车间,数十台工业机器人正有序地在制作电机冲片。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风电、船舶、轨道交通等领域,是制造“大国重器”的基础。
“今年二季度,公司资金一度紧张,刚好国家出台了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我们提前享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800万元,缓解了燃眉之急。”公司财务负责人井江涛表示,通过税费优惠政策,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提高了创新积极性。
河南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同样获益匪浅。今年前三季度,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超1700万元,所得税优惠260万元。除此之外,目前正在申请先进制造业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5%递减优惠政策。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我们这样研发人员占比较高、研发投入较大的科技创新企业来说帮助很大,直接降低了税务成本,呵护了科技创新的‘种子’,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河南协鑫光伏科技公司财务负责人王卫华表示。
漯河市罗弗文具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走出去”的民营企业,搭乘“一带一路”的东风,其产品远销亚洲、欧洲、非洲、拉美、澳洲等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2023年出口额将达8000多万元,可享受出口退税100多万元,为企业增添了敢闯、敢干、敢试的新动能。
河南省税务局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务部等有关部门陆续分5批次发布76项延续优化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河南税务部门严格落实,用足用好,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1-8月,全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43.46亿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漯河市全面建设“党旗红 税务蓝”智慧微厅,为纳税人构建“一公里便捷办税缴费圈”。人民网 程明辉摄
“政策找人”精准有效,换来民企“省心舒心”
税费优惠政策项目多、涉及领域广、适用主体差异大,如何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有效,一户不落,一项不少?
“根本不用担心,税务局比我都操心,优惠政策及时解读、涉税业务及时提醒,申报手续及时审核。”许昌裕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杨晖表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出口企业,公司可享受多项税费优惠政策。当地税务部门与企业建立了“一对一”税企联系制度,不仅提供专人精准辅导,还时常通过税企微信群、钉钉、电子税务局等多种途径提醒企业及时申报,尽早享受优惠政策。“出口退免税、城建税减免税费、企业所得税减免税费等全部及时享受,一共9078万元,这可都是‘真金白银’啊!”
“今年订单猛增,因需要备货导致资金短缺。9月份汇算清缴时,税务局将最新政策送到公司,并特别指出,可享受500万以下的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购置的设备加计扣除等政策。”中誉宠物食品(漯河)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李路线讲述,在“首席税务服务员”的帮助下,公司及时享受到900万元左右的税费优惠,大大缓解了当时的困难局面。
“今年以来,我们以税费主体需求为导向,制定‘一政策一方案’,开展事前宣传辅导、事中精准推送、事后红利展示,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河南省税务局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根据不同行业、地域、类型,对标民营企业个性化需求,开展政策智能推送,精准送达税费支持政策“明白账”、算准企业应享“红利账”,确保纳税人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据统计,前九个月,河南省税务部门共分批次精准推送优惠政策2507.16万户次,推送减税降费红利账单79.13万户次,让企业对于“享受什么政策、享受了多少优惠”一目了然。
“‘政策找人’更准、更快、更广。正是税务部门的用心尽心,才有了我们企业的省心舒心!”采访中,河南新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超感慨道。
“挖掘利用”税收大数据,助力民企“爬坡过坎”
郑旭松是长葛市税务局董村税务分局的一名“首席税务服务员”,每周定期到该市营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问需求,解急盼。几个月前,他了解到企业因资金困难陷入发展瓶颈,便立即向上级汇报。很快,长葛市税务局联系到两家金融机构,帮助企业先后申请到“税银贷”800万元。
“有了资金,我们顺利购置了500余万元的新设备,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营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米聪聪介绍,该项贷款无抵押、纯信用、低利率,很好地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据了解,“税银贷”正是河南税务部门借助大数据,将企业的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有效解决了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给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1-9月,河南省共计25家金融机构推出“税银互动”产品,为14.75万户民营市场主体发放贷款666.32亿元,有力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大数据的“挖掘利用”不止于此。
漯河龙回首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端西式肉制品生产型龙头企业,今年下半年以来,企业遇到产品销路不畅困难,当地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补链助企效能,运用“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功能为企业牵线搭桥。
“我们根据税务部门提供的采购信息,很快联系到长沙一家企业,仅10月份就成交了100多万元。”漯河龙回首实业有限公司财务部长袁健介绍说。
漯河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聂飞介绍,为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补链强链作用,为企业提供上下游对接信息,帮助企业补齐链条,漯河市税务局联合宁波、上海普陀区等省外10余个地区税务局组建助企联盟,帮助企业匹配市场,打通产业链堵点、畅通痛点、补上断点。
“通过大数据补链助企,今年前九个月,河南税务系统共为443户企业牵线搭桥,实现交易或达成交易意向金额49.83亿元,精准对接企业产销困难,进一步促进了民营经济企稳向好。”河南省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副处长张睿蕊介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