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航空经济组团发展 点燃引擎

“翱翔中华字都、弘扬优秀文化,飞跃最美太行、赓续精神伟力”。9月28日,第十五届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盛大启幕。
历经十余载发展,借助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的影响力,安阳市在通航制造、通航运营、无人机产业等方面实现了长足发展,在航空经济发展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随着今年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的启动,《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首次被披露。该发展规划实现对安阳市航空经济潜力的进一步发掘,擘画出豫北航空经济协同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加速推进协作区建设工作提供路径指引和重要遵循。
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的提出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密不可分。一方面是党的二十大强调,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是《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一系列促进民航业发展文件相继出台。这为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以安阳为主要节点,充分发挥安阳红旗渠机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安阳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通过加强与鹤壁、濮阳两市跨区域产业、经贸合作,带动豫北航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豫北地区经济融合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根据发展规划,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位于安阳市汤阴县,规划范围东至国道515和机场快速路,北至汤阴县界,南至内鹤高速公路,西侧沿铁东路向北,规划总面积145平方公里。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依据“一核、两轴、五区”进行总体空间布局。“一核”为安阳红旗渠机场。“两轴”为临空现代制造业发展轴和临空现代服务业发展轴。“五区”为通航产业区、航空物流产业区、电子信息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区、临空现代服务业区。其中,依托安阳、鹤壁和濮阳三市经济发展导向和资源优势,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会以通用航空、航空物流为两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为培育产业,最终形成“2+3”航空产业发展体系,打造安鹤产业发展带和安濮产业发展带,实现产业联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随着核心—安阳红旗渠机场通航在即,紧邻机场西侧的航空产业园即将开工建设,这意味着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正式启航。届时,“运输航空+通用航空”发展模式将会使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在短途运输、通航作业、航空运动等领域实现齐头并进。据估算,2025年,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经济规模可达200亿元,2035年将迈入千亿级别。
正因为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在推动形成豫北经济圈、航空产业群,向南链接郑州都市圈,向北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豫北对外“桥头堡”、河南枢纽经济发展新高地,带动豫北产业“出圈”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省直相关部门除了在规划上予以指导外,未来还会对其进行资源倾斜和政策支持,比如:优先保障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内项目和相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合理用地需求,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用地报批、耕地占补平衡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支持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申请通航产业、航空物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等产业补贴政策;统筹相关专项资金,加大对豫北协作区内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力度;鼓励国内外大型物流快递企业建设区域总部、物流运营中心、快件处理中心、分拨中心、结算中心;支持申建安阳航空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提升服务航空经济发展支撑能力。
安阳、濮阳和鹤壁三市也将加强联动,未来会建立起完善的区域协商工作机制,推进三市区域范围内信息互换、运营协同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等改革,定期协商跨区域合作事项;计划成立由国内外行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健全重大事项决策的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决策评估制度。各市考虑分别建立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的工作推进机制,协调推进相关工作,承担重大规划、政策、项目等决策协调落实和督查工作。
相关企业看好预备航空经济协作区规划发展前景,抢滩登陆协作区。目前,新丝路航校正在进行飞行员培训基地和机库项目选址,中航鸿图正在进行安阳航空职业教育产业园考察选址,顺丰速运正在对接货运航线,华兴通信正在谋划建设华兴5G产业园、5G边缘计算机实验室和豫北(汤阴)基地,京东电商、京东财务已在汤阴完成公司注册。
未来,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管委会将紧紧围绕省发改委明确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安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汤阴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通过三市共同努力,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出成效、十年建成千亿级现代化航空新城”的工作目标。(来源:安阳市委宣传部 张存富 张志立 孙宇 刘云鹏 刘长青 牛思明 赵慧 黄亚楠 梁亚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