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石榴”为媒 文、农、旅融合发展

金秋九月,榴果飘香。2023年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和中国(南阳)石榴产业技术发展大会暨淅川县(九重镇)第二届石榴节于9月26日正式启动。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园艺学会石榴分会副理事长房经贵,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成员刘庆龙,河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书记田建民,南阳市委常委、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南阳市政协副主席华道梅,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丁笑生,南阳师范学院副校长周旗,河南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任杜莉,南阳市科协党组书记刘伟,淅川县委副书记丁心强,淅川县政府副县长唐云芝出席活动。
与会领导在大屏幕前共同按下活动启动球。开幕仪式由淅川县委副书记丁心强主持,河南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授牌九重镇大邹庄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为省科普教育基地。现场进行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及招商引资项目协议共6项活动,签约代表上台,共同签署协议书。
随后,文艺汇演在锣鼓曲《春到邹庄》中拉开帷幕。旗袍秀《人民就是江山》、歌伴舞《丰收中国年》描绘了新时代老百姓载歌载舞,喜迎丰收的幸福生活。淅川县把好日子唱成歌、编成舞,以文促旅,农旅融合,让村味不土、农味变浓、乡味更香,把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刻进淅川乡村沃土。情景剧《丹江号子》、非遗节目锣鼓曲《八大件》、情景剧《渠首新村》、广场舞《领航》、锣鼓曲《红石榴》唱响淅川文旅名片,展示淅川移民新村新风貌、新气象。现场还通过连线展现了淅川农旅融合、文化创新的丰硕成果和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次节目很好,很接地气。第一次看《丹江号子》这个节目印象也很深刻,其他节目也很好,很符合今天石榴节农产品的宣传,展示了淅川的各项特色”。观众张娜高兴地说。
活动现场,淅川石榴等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前来观展的经销商和群众络绎不绝,客户忙着选购商品,人气主播现场开播带货,丰收节成了“淅货出山”、助力增收的大平台。
近年来,淅川县走出了一条以“榴”为媒促增收、延伸产业促提升、培育业态促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在进一步打响“软籽石榴”品牌的同时,淅川多措并举,多元打造多特色农产品品牌,进一步延长、提升产业链、拓展农业产业新功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荆紫关镇注重全产业链发展产业,包括我们的中药材和柳编产业,全部都是集种植、加工、销售三产融合。“今天来参加这个活动,就是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把荆紫关的产品推销出去,以品牌化助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荆紫关镇副镇长寇紫云介绍道。
共襄盛会谋发展,共寻机遇促合作。本次活动以全国石榴生产科研研讨会为平台,宣传推广石榴产业发展的先进理念、高端技术和科研成果,加强石榴栽培、存储、加工、物流、营销等各环节的技术交流;同时,以“石榴”为媒,进一步提升淅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文、农、旅融合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来源:淅川县委宣传部 李雪山 马黎媛 杜文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