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各地

林州市黄华镇:留住乡风乡韵,绘出乡村振兴的“诗和远方”

2023年09月15日18:08 |
小字号

“雨后千山净,炊烟处处新。”一场秋雨后,太行山脚下的黄华镇董家村开启了美颜模式。湛蓝的天空,白墙黛瓦的民居,与随处可见的绿植相衬相依,犹如一幅淡彩山村图。曾经的荒乱地建成了小广场,曾经的垃圾场建成了小游园……村民们到广场上健健身,在凉亭里乘乘凉,村中书屋里看看书,随处可见的辘轳、碾盘等老物件让村庄惬意舒适乡愁满满,韵味十足。

近年来,林州市黄华镇董家村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留住乡风乡韵,不仅留住相亲,护住乡土,让游客记住了乡愁,也让传统村落村民吃上“文旅饭”,并在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中绘出“诗和远方”。

家园变景区,家门口遇见“诗和远方”

在董家村上申街自然村,这里人头攒动,机器轰鸣,村里的柏油路面正在紧张铺设中……“再有两天就应该铺设完了,原来的水泥路面已经多年,今年我们投资三百多万对路面进行提升。”董家村党支部书记李卫国一边指挥着铺设现场,一边给笔者介绍。

去年以来,董家村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先后拆除废旧老房屋、残垣断壁30余处6000余平米;硬化灌溉水渠1000余米;全村安装天然气、污水管网等,结合煤气公司安装煤气安全阀,安装率达到95%;投资3万元修复村民饮水机井设施;对东栗家井自然村进行改造,打通断头街道10余条;投资2万元在东栗家井村、红旗新村主干道安装照明灯40余盏……同时,完善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垃圾清运系统规范运行,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环境卫生保洁覆盖率达到100%……

漫步在村中,街道整洁宽敞,家家户户门前干干净净,庭院绿意盎然。“现在村里水电路气网各种设施都健全,文化生活也很丰富,原来在外面打工的很多人都回到家乡创业,在周边开民宿、做生意、打零工,农户的收入连年提高,再也不用背井离乡了……”李卫国介绍。

观光变体验,从看风景到享生活

在村东的“四兴八方”家庭农场里,笔者看到这里的桃树、苹果树、李子树等几十种水果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农场占地面积500余亩,规划井然有序,是集休闲、旅游、研学、采摘、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农场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2021年投入运营,目前已接待学生3万人次。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认识各色蔬菜、水果,了解农作物的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感受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寓教于乐的方式亲近大自然。同时,村子70余名村民在农场里务工,68岁的桑艳云老人就在这里上班,“村里条件越来越好了,现在在农场里打工,每个月有不少收入,离家近也不累,没有想到老了还能领上工资,真是舒服得很。”谈起如今的生活,老人的脸上满满的笑容。

“我们的乡村建设在提升,产业发展在增强。通过农业多功能性,我们把农业4.0所内含的教育文化、休闲旅游等元素融入其中,增加创新机制来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黄华镇副镇长杨平说。

董家村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以村容村貌树外形,以产业发展打基础,以乡风文明添活力,以文化赋能促发展,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优美的环境、丰富的生活、会心的笑脸,让“诗和远方”更好赋能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下的董家村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来源:林州市委宣传部 高晓峰)

(责编:辛静、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因水而生因港而兴 临港新城周口“乘势而上”
  • 州桥之上一眼千年 开封州桥遗址重现北宋东京梦华
  • 汝阳:千亩稻田绘诗意乡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