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党建统领出实效 人才势能谱新章

“自从卢专家来当俺们的技术指导后,俺们的紫茄子比一般品种的茄子产量提高30%,而且生长速度快,采收期长,经济效益高,从9月初开始采收第一茬茄子,一直可采摘到明年6月底,亩产在30000斤左右,一斤可以卖到1.6元,一亩地大概有4万多块钱的收入!”9月5日,郏县李口镇小昝庄村村民李志怀高兴地说。
据悉,郏县李口镇土壤肥沃、地理位置优越,适宜蔬菜种植,当地群众也希望能够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但一直没有寻找到专业的技术指导。针对这一现状,郏县李口镇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市、县“党建统领问题管控工作机制”立即将“缺专业指导”的问题纳入乡级问题库,赴山东寿光考察学习并柔性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卢法吉,以白龙庙特色果蔬园区为核心,打造以辣椒、番茄、瓜果、草莓为主导的四大特色果蔬园区,辐射带动周边10余个行政村发展配套产业,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带动务工300人,实现特色果蔬“四园区一中心”高质高效稳健发展。
近年来,郏县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自开展党建统领问题管控工作以来,以“抓民生、扛实责”为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强县、人才强县战略,多渠道、多层次培养、引进人才,为郏县高质量发展跨越赶超凝聚强大人才支撑的同时真正做到了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坚持党建统领,招才聚才蓄势能。
通过实施“人才引进”、“郏人回郏”等人才工程,共招引安置各类人才450人;相继成立驻北京、广东、深圳人才工作站;以“郏县红牛新品种培育基地”为依托,以省级郏县红牛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柔性引进河南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二耀等14位国内畜牧行业专家、教授,其中中原学者白跃宇被聘请为“郏县红牛新品种培育基地首席专家”,为郏县红牛产业保种育种、高专肉质研发项目技术攻关提供了重要支持和帮助。截至目前,全县17家重点企业与9个高等院校签订产学研合同21项,柔性引进科技人才20名,遴选了一批高端“候鸟型”人才,确保人才“来得了”。
坚持党建统领,培才育才增势能。
通过开展“企业家培育”行动,举办金融、管理、惠企政策等专项培训9期,累计培训企业290家次,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467人次;通过开展“技能河南”培训行动,培训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8433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8778人;通过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行动,从科学研究、普及,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科技扶贫、科技创新等方面评选,成功申报平顶山市首席科普专家7名,确保人才“提升快”。
坚持党建统领,扶才助才补势能。
对“归根”企业提供土地“交地即发证”、公章2小时刻制、“企业发展宁静日(1-15日/月,无行政执法检查)”、金融“前置”授信、项目一对一跟踪服务等,协助“归根”人才子女就近入学310余人,走访慰问各类“归根”人才及企业60余人,拨付创业补贴资金114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158万元,帮助企业争科技创新等奖励资金2629.5万元,确保人才“留得住”。
坚持党建统领,用才重才用势能。
相继出台科技帮扶工作方案、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选派科技特派员10名,对接企业、合作社20个,推荐81名专业技术人才分别为市、县“两代表一委员”。邀请归根人才王晓生从洛阳返乡创立晟仕博新材料科技公司,成立企业党支部并担任书记一职,在党员管理、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确保人才“发展好”。
“以党建统领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下一步,我们将结合郏县实际,继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落实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大力引育高端人才(团队),主动提升各项人才政策,完善人才配套措施,强化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培养交流和服务生态等链条式保障,出台郏县新的‘郏邑人才新政’,打造人才政策区域竞争高地。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以政策‘含金量’激活高端人才(团队)集聚的‘强引擎’。”郏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宋罡说。(郏县县委宣传部 白科 李哲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