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淅川县后河村:脱贫有“路” 致富有“术”

2021年02月24日11:26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人民网郑州2月24日电 (程明辉)初春时节,从淅川县城鹳河西岸的滨河路南下五公里,一排排依山而建的徽派民居映入眼帘。

“这就是金河镇后河村,昔日典型的贫困村。”淅川县金河镇扶贫干部李婷婷告诉记者。“过去,全村245户918人,七零八落地分布在四道沟里。虽然爬到山顶就能望到县城,但要翻过两座山,趟过两道河才能到。起早去,摸黑回,交通太不方便了。”李婷婷介绍,加之后河村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落后,没有产业支撑,贫困人口达143户585人,贫困发生率超过60%。

2016年初,淅川县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一条12公里的通村水泥路,让后河村民告别了“两条腿出山”的时代;两年后,一条2.3公里的柏油路又将通村主道和西滨河路连在了一起。“现在村民扫扫‘小黄车’就能进城了!”站在村庄路口,迎接我们的南阳市中医院派驻后河村第一书记卢长雷介绍,随着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村里的好事接二连三,易地搬迁、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一项项政策性项目进村落地,2017年年底,后河村所有贫困户搬出大山,住上了新房。

路,连通了山里山外,开启了村民们的“致富路”。

“突突、突突……”一辆三轮摩托车满载货物驶入村庄。“老魏呀,又去镇上买饲料了?”卢长雷跟司机搭讪。“可不,山上的牲口能吃得很,隔三差五都得去采购。”闲唠间,老魏手拧油门,不一会儿便跑远了。

“老魏名叫魏建国,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这牲口可是他的‘金疙瘩’!前些年,媳妇照顾俩娃在镇上租房上学,他一个人带着老母亲住在山沟里,守着五亩薄田,一年到头忙得像‘陀螺’,穷得直叹气。”卢长雷不禁摇头笑了起来,“后来,路通了,房子也挪出山沟了,没了后顾之忧,我们就鼓励他搞养殖。现如今,他在山里养了10头牛2头猪,一年收入超过四万块。”

脱贫,因地制宜;施策,因人而异。

在村口不远处的一户小院前,侯林华和李胜容两口子正准备出门上班。“我有慢性病,媳妇身体也弱,一天到晚抱个‘药罐子’,过去住在山里,出不了门,除了种地,啥也干不了,‘贫困帽’咋都摘不掉。”侯林华不好意思地挠头。

“2019年,金河镇在新村旁边建起了藤编扶贫车间,鼓励贫困户就近务工,侯林华家的生活也迎来了转机。”卢长雷说。

“藤编车间就在家门口,工作轻松,时间灵活。现在俺俩人均月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每月都在这里上班,在加上各类政策补贴,当年,我们就甩掉了‘穷帽子’”。侯林华挺直腰杆说道。

走进村里,记者发现大多数院落“铁将军”把门。“后河村属于山区村,山不富裕,地不产粮。年老体弱的,鼓励他们在家养殖、就近务工;对于大多数年轻力壮的村民,还是鼓励他们外出务工。”卢长雷介绍。

可是,外出务工,没有技术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淅川县积极实施“雨露计划”,对贫困人口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后河村也搭上了培训“顺风车”,全村400人次先后接受了技能培训。

贫困户李晓军没有技术,2017年,村里举办电焊工培训班,李晓军经过几次培训,终于拿到了电工证、焊工证。“敲门砖”到手,好工作不愁。当年,李晓军就找到了高薪工作,每月收入7000元,媳妇在县城打零工,顺便照顾孩子上学,2018年顺利脱贫。

路网通,幸福来。如今,后河村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143户585人减少至2019年底的6户14人,贫困发生率从63%降至1.5%,2020年底全村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摘帽,实现了从“贫困村”向“美丽乡村”的精彩转身。

(责编:黄莎、徐驰)

推荐阅读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

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

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