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棉纺路 半部郑州史

【查看原图】

国棉厂工作证,如今已成文物收藏(徐驰摄)

人物:活在棉纺路

在郑州,很少有一条路像棉纺路,承载了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不少人“自己是纱厂的,亲家是纱厂的,儿子媳妇也是纱厂的。”

李宾是个地道的“棉二代”。父亲1958来郑,在国棉四厂干到退休。1987年,李宾同样进了国棉四厂,在布机车间搞维修。在厂里,他结识了同是工人的高红莲,两人很快结婚生子。

那时是棉纺厂效益最好的时代,工人们是城市里工资最高的一群人。每个棉纺厂都有食堂、澡堂、医院、学校、托儿所,除了工作,职工不用操心任何事情。单调而充实的生活让他们从来不考虑,棉纺厂未来会怎样。

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末,厂子效益一天不如一天。但家庭负担让李宾夫妇不敢辞职,只好苦苦煎熬。先是工资发不下,后来干脆停产。熬到2008年,李宾终于像大批棉纺厂职工一样,被“买断工龄”,得了一笔补贴后自谋出路。

那时,郑州的各棉纺厂先后被拍卖、收购和改组。昔日风光无限的工厂区,成了令人伤感的“下岗一条街”。

“一开始挺害怕,觉得自己除了织布啥也不会,没饭吃了。”李宾说,夫妻俩再三合计,家里还欠着三万多元外债,再难也不能坐着等死。

思考多日,两人决定推车卖凉皮。那时虽然下岗成人数众多,工人们却拉不下脸做生意。整个四厂街上,只有这一辆推车。夫妻俩不好意思吆喝,遇到熟人更是扭头就躲。虽然抹不开面子,但是每天卖几十碗凉皮,晚上数数钱,又觉得生活有希望。

在李宾夫妇第一个“吃螃蟹”后,摆摊做生意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大家似乎刚从一场大梦中苏醒,开始寻找未来。郑州人谈论的老郑州美食不少是这时候兴盛起来的,四厂的咖喱烩面、三厂的烩羊肉、冯记饺子……

为了多挣钱,高红莲开始跟人学做肉夹馍。学会后一边卖一边改良,创出了自己独特的风味。为了做饼,她五指关节常年疼痛,两只胳膊不一样粗细。

开始时,生意不温不火。李宾常暗暗给自己定小目标:不卖够50个饼不收摊。有时,硬是挺到凌晨两三点。创业不易,夫妻俩早上四五点起床开始准备,晚上12点多睡觉,这种作息保持了十几年。

“一天不干就一天没饭吃,那你还能睡到大天明?”高红莲说。当工人时,高红莲负责验布,质量意识深入骨髓。她卖肉夹馍,肉用最好的,面用最好的,十几年不变。“高记肉夹馍”逐渐成了金字招牌。夫妻俩从推车到简易房,再到正规门面,如今仅在郑州市区就有十几家加盟店。

无论怎么发展,李宾一家人始终都在棉纺路两侧徘徊。在四厂大门前摆过摊,在家属区小超市租过房,在棉纺路弄过门面,如今的店则是在以前四厂的厂区改造的商圈。

“这辈子恐怕是离不开这条路了。”李宾说,以前听退休的老工人说厂子比家还亲切。现在多少理解了。对他来说,这条棉纺路每一个角落都留着自己人生的痕迹。它在,家就在。  (徐驰)

【1】【2】【3】【4】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2020年09月16日11:32
分享到:
(责编:黄莎、杨晓娜)
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