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酝周:调优农业产业结构 给群众带来“致富果”

2020年07月15日17:34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杜酝周为向日葵人工授粉-尚明达摄

7月15日,在河南省滑县万古镇武庄村禾生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130多亩向日葵花田里,有慕名而来的村民陆续前来赏景,拍照留念,这里已经成为万古镇一处新的“网红”打卡地。

“这里之前是砖瓦场,土地盐碱化比较严重,常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很难成活,后来我们多方考察论证,决定在这里试种三系杂交向日葵,这种向日葵花盘大,产量高,商品性好,可以有效改良盐碱地,增加经济收入。”合作社理事长杜酝周向笔者娓娓道来。

杜酝周肤色黝黑,身材结实,声音洪亮,他一边指导社员给向日葵授粉一边饶有风趣地向我们介绍合作社发展历程,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杜。今年55岁的他和种植业打了大半辈子交道,2001年12月,杜酝周在郑州注册成立了种业公司。2012年4月,在滑县成立了合作社。

刚开始困难可不小,乡亲们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对土地别提有多亲。多亏了镇政府对农户解释沟通,又有几个村的村干部带头,才流转了几十亩土地。等收益到了手里,农户才吃下了“定心丸”,土地也越流转越多,合作社慢慢壮大,有了规模。

这位地地道道的老专家,为啥要从郑州回来?老杜回忆起来,“国家的扶贫政策好了,政府不断给咱搭线找好项目,还开放了基准利率支农贷款,咱也得对国家有所表示,对不对?我回到家乡来,就是要带动咱家乡老百姓脱贫致富。”

“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这就是老杜的经营模式。依托多家合作企业,合作社对农户实行小麦统一供种、施肥、用药、去杂、收获的管理模式。

合作社成员侯永娟介绍:“合作社每市斤加价0.1—0.15元收购农户产品,农户每年每亩减支增收400元左右。此外,还对半托管土地产生利润按农户50%、村集体20%、合作社30%进行再分配。社员和贫困户除了每亩1000多元的土地半托费外,将来还能拿到可观的分红。”

老杜是个有“思想”的人,他寻思光做种子生意带动效应有限。从去年起,他开始着手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

64岁的脱贫户杜顺国正在地里给向日葵进行人工授粉,他笑着对我们说:“俺年龄大了,家里的六亩半地全都流转到合作社,一亩地一年光租金就1000多块,我又在合作社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一个月还有2000多块的工资,一年下来能有三万多呐,这多亏了杜总的帮助。”

“一亩地向日葵能卖一万多,130亩就是近200万元。收获后,我计划再种一茬芥菜,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一亩地芥菜就能增加2000元利润。今年的玉米收获后我还要加种一茬饲用油菜,用以供应镇里的万头奶牛场做营养饲料。”说起种植业结构调整,杜酝周滔滔不绝,“老话说人勤地不懒,咱合理利用土地,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多种几茬经济作物,收入增加了,也能带动咱社里的贫困户增收。”

随着慢慢发展壮大,老杜的合作社流转和半托管土地已达2100亩,半托管式种子制种田28000余亩。合作社产业结构也从单纯的小麦种子繁育扩展到种植向日葵、糯玉米、蒲公英、红薯,加工粉条等领域。合作社成立以来,共安排了90余名贫困人员就业,累计带动贫困户1250户。

但老杜并不满足,他还有一个“小”目标:再增加1000亩的村级示范田,让更多农户尝到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甜头。争取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把田园变成花园,把农区变成景区,把农产品变成礼品,让城里人羡慕农村人。(滑县县委宣传部尚明达 李宇帆供稿)

(责编:黄莎、杨晓娜)

推荐阅读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

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

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