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位于豫北平原,与濮阳、延津、浚县、长垣、封丘、内黄接壤。县城道口镇南距郑州市130公里,北距安阳市70公里,东北距濮阳市53公里,西南距新乡市70公里,西北距鹤壁新市区25公里。全县面积18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5.21万亩。 气 候:气候湿润,雨量较充沛,平均气温13.7度,平均降水量634.3毫米,日照2365.5小时,无霜期201天,适宜 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红薯等农作物生长。
道口镇位于河南省滑县西北部的卫河之滨,辖区面积17.9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5个社区,共有居民8.6万余人,是滑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2014年,道口镇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保护范围面积136.56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19.7公顷。 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从道口古镇曲穿而过,保护区内保存有原生态的古河道、古码头、古城墙、古庙宇、古民居、古商号等丰富的历史遗存,共有各类历史建筑2000多间,见证了大运河的千年繁华。除了众多古迹,道口古镇更有名扬四海飘香300余年的老味道:被誉为“中州名馐”的道口烧鸡。
河南滑县的历史概况
滑县之名始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至于“滑”,盖因滑台城而得名。《重修滑县志》记载:“周公次八子伯爵封于滑,为滑伯。”滑伯本姬姓,后裔改为滑氏。《元和志》云:“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临河有台,故曰滑台城。”《水经注》曰:“旧说,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秦汉之时,滑境称白马县,隶属东郡。隋至明初,滑县称滑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白马县入滑州。七年降滑州为滑县。清雍正三年,滑县改属河南卫辉府。中华民国3年(1914年),裁并府、州,滑县隶属豫北道。17年,改属河南省第三行政区划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1月,县政府自万集村迁至道口镇,隶属平原省濮阳专区。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消,滑县复归河南省,仍属濮阳专区。1986年2月,改属安阳市,2014年属河南省直管。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连着千家万户,承载民生幸福。近年来,滑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切入点,将社情民意“千条线”,纳入基层治理“一张网”,精细管理社区网格,推动服务阵地向网格延伸、服务资源向网格下沉、服务力量向网格集聚。 4月15日一大早,道口镇街道人民北路社区,网格长张帆骑着电动车穿梭于各家各户,随身携带的民情日记本记满了居民反映的问题;网格员张长海通过微信小程序上传和反馈居民的意见建议;街道办事处的“网格化综合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实时追踪着全街道网格事件的处置进度……道口镇街道初步建立的“问题发现—分级处置—跟踪问效”闭环机制,“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力让服务跑出加速度,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近日,安阳滑县的广袤田野上,180多万亩小麦陆续收获,金色的麦浪在微风中翻滚,处处洋溢着麦香。“三夏”期间,安阳滑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举措,全力保障夏粮颗粒归仓。 走进滑县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各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成为群众晾晒麦子的场所,干群携手描绘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村里专门把村室和文化广场腾出来,让大家晒麦子,安全又放心,大家都很高兴。同时,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还给农机手提供了多项暖心的免费服务,农机手们都愿意到咱这儿来,我们心里也更踏实了。”滑县高平镇三教堂村村民赵留国一边儿在该村党群服务中心晾晒麦子,一边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