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无奋斗 不青春

——致敬追梦路上的你


  一个人奋斗,成就一个家庭的“小目标”;无数人拼搏,共同创造一个国家的“大历史”。无论是重大工程的建设者和参与者,还是奋战在脱贫一线的驻村干部,亦或是建筑工人、医生护士、特警、司机、快递小哥,无数奋斗者用实际行动证明,有梦想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不同的群体,千万种忙碌,都在用同一种姿态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奔跑。
  五·一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就要到了,本网特别策划“你奋斗的姿态就是祖国最美的风景”系列报道,带大家一起看看平凡的他们在追梦过程中的奋斗故事。

郑欧班列司机安春磊

——趁年轻好好奋斗吧

 一声汽笛长鸣,起身,手指向前,指令确认后,推动手柄,列车缓缓启动。他叫安春磊,是郑州机务段的一名火车司机。
  
  在岗位上,安春磊一干14年。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他是郑州货运火车发展的见证人。每年在这条铁路上来回近千次,37岁的他已是一名“老司机”了。“我们的工作有点像蚂蚁搬家,每天做重复性的工作,但这更要求每一个细节的精准和安全。”说起自己的工作,安春磊满脸自信。 <详细...>

80后女特警陈春贤

——用汗水致敬青春

 生活中,她是温柔爱笑的妈妈;工作中,她是勇敢干练的女特警。她叫陈春贤,是郑州市公安局特殊警务支队唯一一名女特警,今年30岁的她已经从警8年了。
  
  初见陈春贤,看似是个腼腆文静的女生,但看到她拿枪训练的样子,似乎又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很酷!因常年训练,她不能像普通女生一样保养皮肤,长期风吹日晒,脸上星星点点的斑点,是陈春贤独特的印记。
<详细...>

工程师蒲晓波

——从没想过放弃 只想做得更好

 上天有神州,下海有蛟龙,入地有盾构。蒲晓波就是中铁设备的一名盾构机研发工程师。“这些盾构机大的直径15.08米,重达四千多吨,它们就像‘穿山甲’一样,城市地铁和隧道交通,都离不开它们。”
  
  盾构机是集机械、电气、液压、传感、信息、力学、导向研究等技术于一体的高端装备,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被公认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和能力高低的重大关键装备。作为中国盾构机的首批研发人员之一,36岁的蒲晓波充满骄傲。“现在的盾构机是我们自己研发的,这可省了不少钱。” <详细...>

驻村第一书记曹高洋

——科技成果落地 交出扶贫答卷

 早上春寒料峭,晨露还未散尽。村外道路上,偶尔匆匆走过两三村民。一个年轻人,正静静半蹲在路旁田边,仔细观察地里的红薯苗长势,同时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
  
  “这几天降温,多来看看情况。”这位年轻人叫曹高洋,现在的身份是红里村驻村第一书记。随手记录工作问题,通过笔记梳理思路,是他的工作习惯。曹高洋的皮肤略显粗糙,在田间穿行,像庄稼汉一样熟练,初次见他,也许不会想到,两年前,他还是一位教书育人的高校老师。 <详细...>

“儿科大拿”杨艳芳

——有了金刚钻 敢揽瓷器活儿

 杨艳芳是河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她能在患儿“小鸡鸡”上绣出300针,几乎不留痕迹;她靠天分和不懈努力,将尿道下裂这一疑难手术的成功率从20%提高到95%以上;她的患儿来自全国各地,手术排到两年以后;她是出了名的“工作狂”“铁娘子”,曾一天为38名患儿实施手术。
  
  30年来,她为患儿做手术的姿势已然成了一幅美丽剪影,她用付出与奋斗为一位位患儿搭建起了美好未来。 <详细...>

“光明守护者”刘现忠

——从医40年 依然坚守如初

  一片冰心,执为光明使者;瓣瓣心香,化作痴痴医者仁心。
  
  他年近70,从医40年,在直径仅为23毫米的眼球上进行精细手术,将隐匿于眼部各种各样的疾患驱除,让数万患者重见光明。他就是光明守护者——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刘现忠。 <详细...>

燃气安检员周文杰

——平凡坚守只为万家安全

 一个背包,一部手机,一部检漏仪,每当任务分配下来,都要挨家挨户进行安全检查,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会按时上门。他就是周文杰,一名普通的燃气安检员。
  
  作为安检员,周文杰全年的足迹遍布郑州市区几十个社区,一万多个家庭。每天步行上万步,累计爬楼上百层,是家常便饭。每一次入户,所有用气设施都要仔细检查、认真记录,并向客户解释确认。 <详细...>

建筑工人刘志伟

——干活辛苦,但心里幸福

 4月25日清晨,雨后的郑州还没有放晴,位于南四环的一家工地已传出“叮叮咣咣”的金属敲打和挖掘机的引擎声,一群建筑工人正热火朝天地忙活着。
  
  刘志伟来自新乡市延津县,是这里的一名建筑钢筋工人,入行30多年,他见证了郑州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 <详细...>





上滑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