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吸引城乡发展基金,要建涧水河重点工程。按计划,第一笔资金3月底必须到位,可出资方出现利益分歧,当月下旬才达成共识。正常申报工商注册,已然来不及。“心急如焚,头发一下子白了不少。”基金承办人石锋说,幸亏河南自贸区成立,在全国率先实施“22证合一”商事改革。自贸区开封片区的审核人员进驻企业指导,一次申报,一小时发放执照。自贸区挂牌,再次按下河南加速奔跑的“秒表”——回顾省情,河南产业结构层次低、创新能力低、城镇化率低、基础支撑能力弱……
三年脱贫、七年小康”,就在那一年,兰考作出庄重承诺。各项改革逐渐深入,各项政策陆续出台:专项扶贫项目资金审批权逐级下放,探索新的扶贫资金分配运行机制;出台普惠金融扶贫政策,对于发展畜牧养殖业的贫困农户,在资源技术、销售出路上给予帮助,农行兰考支行提供信贷资金,不需任何抵押和担保,政府贴息大半;建设产业集聚区、特色产业园,从小微企业遍地开花到多家上市公司落户,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以争创“脱贫攻坚红旗村”“基层党建红旗村”“产业发展红旗村……
好不容易熬到儿媳过门,老梁却用一根麻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事,出在河南省柘城县。县里有个张桥镇,张桥镇有个张桥村,村东头有个气派院,院主人就是2015年过世的老梁。白楼、红门、金色瓦片,乍一看透着“实力和脸面儿”。可走进门,却吃惊地发现,墙没有刷白,窗没有玻璃,就连通往二层的扶手都没有安装。再一问,门是赊的,窗是赊的,楼板也是赊的。为给儿子娶媳妇,老梁借钱盖楼房、送彩礼,欠了一屁股这辈子还不完的债,直到搭上命。“喜事一办,毁于一旦……
“好麦子咋能种好?”这是河南社旗县盛康家庭农场主戚秋阳最关心的事。盛康农场于2013年注册成立,目前流转土地、种植传统小麦9000亩。为提高种粮收益,戚秋阳筹划将农场“变身”,划出2200亩地,种植强筋小麦,直供河南思念食品公司。他算了一笔账:种强筋麦,对除草、打药要求高,一亩地增加50多元管理费;厂家收购时,每斤提价0.05元,计算下来,试种阶段,增加收入11万元,增加成本11万元,收支基本持平。不过长远看,一旦试种成功,每斤收购价提高0.2元……
几个月前,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殷庙村贫困户李青娜夫妇还在闹离婚,不为别的,就为“穷”。李青娜的公公身有残疾,婆婆脑梗,两个孩子在上学,夫妻两人无法外出务工。除了几亩地,只能靠她的丈夫打零工。“自从到扶贫就业点上班,一个月挣2000多元,忙得顾不上吵架。”李青娜说。在濮阳,每个贫困村统一规划、统一标识,建设精准扶贫就业点。“目前,470个就业点吸纳了13274名贫困人口就业。不搭空架子,扶贫接地气!”濮阳市委书记何雄说。“不建扶贫就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