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宣传活动14日启动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和引导广大职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8月14日起,河南将启动“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由河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河南省总工会主办,8月14至19日,河南网络媒体采访团将赴郑州、长垣、安阳、焦作、洛阳、三门峡、永城、商丘、漯河、驻马店、南阳和平顶山等12个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开展集中采访工作。

  据悉,本次活动将采访河南神火煤电公司新庄煤矿王丰伟等22名工匠的先进事迹<<<详细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游弋:创新路上不停歇

  “刚参加工作时就经常听到‘游弋’的名字,那时候觉得,‘游弋’不是一个名字,而是创新的代名词。”提起永煤集团车集煤矿电工高级技师游弋,同事王振军流露着满满的佩服,“在他的带领下,目前我们矿上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已达38人。在我心里,他不仅是一位前辈,更是一个榜样!”

  的确,从一名初中未毕业的劳务工,到成长为矿井维修电工高级技师;从一个只会拧螺丝、剪电线的门外汉,到玩转了机电设备,并拥有17项国家专利授权、近百项创新成果的“技能大师”;从小打小闹搞创新,到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工作室,并带领200人搞创新的带头人……游弋身上的拼劲儿及正能量影响和感染了很多人。18年前,游弋刚来到车集煤矿时,还只是一名劳务工,经过几年勤奋钻研,他不仅顺利留转正式工,还成了单位的技术骨干”<<<详细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高美丽的“美丽”人生

  “工作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做就做到最好,做自己工作领域的专家!” 提起工作,商丘市汇丰棉业有限公司的业务培训主管高美丽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高美丽今年33岁,是商丘虞城县站集镇西北街村人。2006年春,家乡的汇丰棉业有限公司招聘员工,正在外地打工的高美丽得知后,决定回来工作。“当时我记得,公司设备还没有完全安装好,初到的员工只是负责打扫卫生和整治厂区。”高美丽说,一段时间后,老板见她能吃苦,又勤快,感觉是块“料”,就特意派她到江苏常州一家纺织公司培训学习。

  初到常州,每天面对机器的轰鸣、闷热的工作环境<<<详细

【中国梦·大国工匠】侯志勇:敬业奉献供水人

  “遇到大的抢修,公司对我们的要求一般是72小时修好,但实际上我们很少超过24小时。”这是平顶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管网管理处维修队队长侯志勇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每每想起来都感到欣慰的成绩。

  工作34年来,侯志勇始终坚守在管道维修一线,他注重学习创新,探索出了大管道带水快速抢修技术,并成功技改“三瓣卡及改进球磨管胶圈”项目。他还发挥自己的小家电维修特长,几十年如一日地为用户排忧解难,这些本不在他的职责范围内,他却利用业余时间为市民义务维修2000多次,被群众誉为“鹰城好人”。今年51岁的侯志勇自参加工作就一直坚守在供水管道抢修一线。刚进单位时的侯志勇默默的在心里问着自己:“我是供水人,我为供水做什么?”没想到这个疑问<<<详细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变电神医”郭跃东

  24年前,当郭跃东第一次走进变电站时,还是个对变电设备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带领郭跃东熟悉设备的老师傅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变电检修学问大着呢,要想干出点名堂来,必须下功夫钻进去。

  对,钻进去!郭跃东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多问、多记。从此,在工作中遇到难题,郭跃东都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候问得老师傅都回答不上来。正是这种执着的求知精神打动了师傅们,他们纷纷把自己的“绝活儿”传授给郭跃东。

  在现场工作中碰到新问题、新设备,郭跃东也都会记录下来,认真梳理,寻找答案。记录的过程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到现在郭跃东的笔记已有几十<<<详细

【中国梦·大国工匠】陈虎:小发明解决大问题

  “他特别有钻劲儿,没事就学习,关键他把劳模工作室盘活了,带动了一大批人,他们的发明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提起漯河际华3515公司一分厂设备维修班班长陈虎,他的师傅李慧杰满是欣慰,“我是看着他一路成长起来的,这小子,中!”

  陈虎的父母都是际华3515的老职工,1994年技校毕业后,陈虎也进入了际华3515从事电器维修工作。

  刚进公司,为尽快掌握维修技能,陈虎利用模拟故障与现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检修能力,积累实践经验。为了能更好地维护设备,他购买了大量的相关书籍,业余时间还参加无线电、计算机维修的技术培训,并顺利通过了高级技师考试,连老师都称他为“知音”<<<详细

【中国梦·大国工匠】"草根电力发明家"李卫军

  谈起李卫军的发明情结,还得从2000年说起。

  那一年,在驻马店供电公司110千伏遂李线检修中,李卫军负责更换一个损坏的线路金具——U型环,因为经验不足,再加身体单薄,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依然无法将重达200多斤的避雷线扛起,后来在同事的帮助下才勉强完成任务。这件事让年轻气盛的李卫军久久不能释怀。

  “能否发明一种既省力又安全的机械装置,可以让作业人员在高达21米的危险环境中轻松自如的地完成操作呢?”李卫军的脑海中萌生出一个想法,并迅即激发了他发明的欲望。就这样,岗位的驱使,工作的需求,牵引着他踏上了发明之路。 <<<详细

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