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因:气候因素
河南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极其不均,干旱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大,历史上有“十年九旱”之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现象越发频繁,干旱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均呈上升趋势。
“今年河南九、十两个月天干的厉害,几乎没下雨,河都干了,我老家洛阳那边吃水都紧张。”郑州市民张玉春对记者说。 【详细】
水资源匮乏是不可言说的痛
老子有言:“地润天和。”如果说气候是不可逆转的现实因素,那水资源的匮乏则是河南先天的发展“短板”。
“虽然地跨淮河、长江、黄河、海河四大流域,但河南仍然是一个水资源极度缺乏的省份。”杨汴通说。数据显示,河南天然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41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全国第22位,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详细】
河南抗旱浇地5298万亩次 投入资金9亿多元
7月23日,记者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我省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抗旱行动,夏播以来已投入抗旱资金9亿多元。
近期的旱情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防指多次下发关于做好抗旱保秋、保人饮的通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分片包干,严格实行防汛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责任,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
|
|
校园里的节水课
3月19日,郑州市纬一路小学学生在节水特别课堂上展示自己绘制的节水手抄报。
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到来前夕,河南省郑州市纬一路小学开展校园节水科普教育活动,教育孩子们节约用水,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详细】
郑州“节水达人”收集雨水浇菜 养活几十盆菜
河南万元GDP用水量十年降七成 节水效果显著
评论:把握好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分寸
河南光山县自2009年秋季开始连续出现干旱天气,今夏旱情急剧发展。面对破败的农村水利设施,群众说:最可怕的不是水在变少,而是留不住水。 新华社记者 马意翀摄
今年夏天入汛以来,北京连续经历了几场暴雨的洗礼。雨水为北京带来清爽,带来蓝天的同时,也渗入地下、汇入水库,形成了超过9亿立方米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雨水的滋润对久旱的北京是宝贵的资源,但没有改变北京水资源紧缺的现状。
不光是北京,整个海河地区都饱受着水资源衰减的困扰。近20年来,这一地区的降水减少了10%,地表水资源量减少了41%,水资源总量减少了21%。水资源短缺问题不仅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或许有一天,也会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正常生活。根据最新一轮的全国水资源评价成果显示,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412亿立方米【详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