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各地

一根絲的力量 一座城的轉型

2025年10月15日16:12 |
小字號

在淇縣,“一根絲”鏈動起的河南特種尼龍小鎮正在蓬勃發展,成為鶴壁破解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具象答案。

一根細絲,織就產業高地

思路決定出路。發展的經緯,總是有跡可循。

尼龍小鎮的崛起始於“聚力‘一米寬’,挖向‘百米深’”的發展理念。

而這一理念源自尼龍新材料的鏈主企業——中維化纖股份有限公司。中維化纖研發的工業絲,直徑不足頭發絲三分之一,卻能承受10公斤拉力十年不斷裂,其特種纖維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以這根絲為核心,小鎮形成了從原材料到終端產品的完整產業鏈:中維化纖的特種尼龍絲可直接供應隔壁的邦維高科,制成航天貨包、應急防護服等高端產品,甚至走進太空艙助力航天事業。

如今,這裡已成為全國較大的被動安全防護、高鐵扣配件、功能性新材料、特種防護材料生產基地,30個項目相繼入駐,21個項目投產見效,實現了從單一生產線到20余個產品系列的裂變式成長。

從一根絲的“單線突破”,到一個小鎮的“集群發展”,一根根細細的尼龍絲,不僅打造了尼龍長絲、安全氣囊布、脫模布、帘子布“一絲三布”4個單項冠軍產品,在全國尼龍新材料產業版圖中佔據了一席之地,更承載起一個加速崛起的百億級尼龍新材料產業集群。

一種模式,涵養產業生態

“一根絲”撬動“一座鎮”已經成為鶴壁轉型發展的生動實踐。尼龍小鎮的崛起,不僅見証了產業升級的蓬勃活力,更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而這背后是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打造出的既因地制宜又創新突破的產業發展模式。

淇縣依托中維化纖在尼龍66原材料方面的優勢規劃建設了河南特種尼龍小鎮,把尼龍新材料產業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產業轉型的有力抓手,創新實施“鏈主企業+政府平台+資本助力+產業鏈”的獨特模式,經過近年的深耕細作,先后引進了中化資本、浙江華峰等龍頭企業18家,通過持續建鏈、延鏈、補鏈、強鏈,讓尼龍新材料產業從“一顆種子”成長為“一片森林”,涵養出兼具“新”意與“質”感的產業生態。

同時,小鎮規劃“一區四園一學院”的頂層設計,涵蓋科創社區、四大專業園區和汽車工程學院,首批2000余名學生已經入學,為產業注入人才活水。

通過整合科研資源、實施“才聚朝歌興縣計劃”,小鎮搭建起重點實驗室與中試基地,1個河南省特種尼龍全過程實驗室、3個中試基地、17個創新平台推動科技成果快速落地量產,累計申請專利28項,5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如今,依托這一產業發展模式,尼龍小鎮涵養出了“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生態,讓小鎮產品不僅供應國內高端市場,更遠銷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一場轉型,見証城市煥新

尼龍小鎮作為鶴壁產業轉型的標杆之一,從一家企業到一個產業集群,圍繞尼龍新材料產業鏈條,逐漸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體系,產品覆蓋汽車安全、高鐵軌道、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領域,在全省“7+28+N”產業鏈中佔據關鍵地位,正朝著5年產值突破200億元、建成全國知名尼龍新材料產業化基地的目標邁進。其成功經驗不僅在於科學的產業布局和創新的運營模式,更在於對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深刻洞察。

一根尼龍絲串聯起城市的過去與未來,背后所展現的正是鶴壁加快高質量轉型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鮮活成果:

鶴壁的商業航天全產業鏈發展獲國務院通報表揚﹔汽車電子電器企業進一步優化整合至184家,千億級汽車電子電器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三聚”新材料產業穩健增長,美瑞聚氨酯項目一期產能加快釋放、二期加快建設,全球首套年產1000噸級高端聚乳酸生產線年底投產﹔中鋁鎂基新材料中試項目成功帶料試車運行,近期正在謀劃推進鎂基固態儲氫制氫儲能一體化、鎂基新材料產業基地等項目……

淇縣“一根絲帶動一座城”的成功實踐不僅為產業轉型的探索之路增添了新的動力與希望,也再次印証著傳統資源型城市只要錨定創新方向、深耕特色產業,就能在新質生產力的賽道上跑出轉型加速度。(來源:鶴壁淇縣縣委宣傳部 作者常凱 趙瀾濤)

(責編:霍亞平、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賣豆腐的27歲河南姑娘憑什麼走紅
  • 鄭州:讓認知症老人樂享晚年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