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各地

商城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織密民生服務網

2025年10月15日15:13 |
小字號

10月15日,商城縣赤城街道北街社區紅色小院內暖意融融。幾張桌椅圍出的簡易“服務點”前,居民們圍著社區黨總支書記韓華爭相訴需求:“韓支書,這裡能交醫保不?”“俺家育兒補貼咋還沒到賬?”“老房子漏水,能找人修修不?”

“有事不用跑遠,到小院找‘擺攤書記’,當場說、馬上就能辦!”居民口中的“便民服務攤”,是韓華每周三雷打不動的“移動辦公桌”。桌上,民情登記本、政策解讀手冊整齊擺放,熱水杯傳遞著溫情,沒有辦公室的隔閡,隻有拉家常般的親切。

為把服務做實,社區組建“支書牽頭+多崗位社區干部+黨員+網格員+熱心居民”多元共治隊伍:民政專干帶著政策清單解答低保、養老補貼等疑問,房屋翻建工作人員對照圖紙回應需求,老黨員和熱心居民當“民情傳遞員”收集訴求……一套“訴求收集—現場研判—分類辦理—事后回訪”閉環機制,讓居民訴求件件有回音。

自“便民服務攤”設立以來,紅色小院已累計接待居民80余人次,現場解決醫保繳納、房屋維修、補貼申領等民生問題21件。

而在20余公裡外的汪橋鎮,另一場基層治理創新正悄然推進。為暢通群眾發聲渠道,該鎮構建鎮村兩級議事會制度,聚焦產業“堵點”、民生“痛點”、糾紛“難點”,打造“群眾提訴求、黨員議辦法、黨委定方向、多方合力辦”的議事機制,讓群眾聲音有處說、訴求有人辦。

曹畈村孫峰大爺在議事會上提公廁衛生難題,次日鎮村干部就赴現場開“板凳會”協商,定下聯管+公益崗監督方案﹔土廟村議事會上,村民組長反映特困老人許德山想住養老院,鎮村上門核實、幫備材料,幾天后老人便順利入住。

截至目前,該鎮通過議事會累計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23件,排查發現矛盾糾紛20余起,幫助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80余件。

“過去是‘干部干、群眾看’,如今是‘大家的事,大家一起商量著辦’。”該鎮黨委書記余功義說。

今年以來,商城縣立足實際,以基層黨組織為領導核心,推動基層治理從“單點突破”邁向“全域提升”。在治理理念上,變“管理”為“治理”,搭建“一核多元”平台:整合村(社區)自治組織、議事協商平台、物業服務機構、志願服務團隊等力量,依托議事平台開專題協商會400余場,化解充電樁安裝、垃圾投放點設置等矛盾110余起﹔引入紅色物業解決公共設施維修、小區綠化養護等問題130余起﹔組織志願服務400余場,惠及困難群眾6000余人次﹔還推行“新就業群體融入計劃”,引導快遞員、外賣騎手等當“移動哨兵”,累計上報安全隱患、環境治理線索230余條。同時,全縣打造“紅色小院”“美好鄰裡中心”等微陣地38個,通過“心願牆”捕民情、“民生小黑板”公示進展、“民情記事本”理訴求,將政策宣講、民主議事嵌入居民生活圈,累計破解樓道改造、停車位規劃等民生“關鍵小事”520余件。

為打破層級與部門壁壘,商城縣還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平台+“12345”熱線為抓手,推廣“黨建+陣地+平台”的“多網合一”網格化服務,構建“基層吹哨、部門報到、中心統籌”閉環,強化全縣統籌協調和資源整合力度。截至目前,已通過平台收集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600余件,辦結率100%。

從社區小院的“移動辦公桌”,到鄉鎮議事會的“板凳會”,再到全縣貫通的“多網合一”,商城縣以黨建為筆,在基層治理的實踐中寫下細“治”入微的答卷,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來源:商城縣委宣傳部 作者:洪蘭)

(責編:黃莎、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賣豆腐的27歲河南姑娘憑什麼走紅
  • 鄭州:讓認知症老人樂享晚年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