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各地

呵護關節,從知“喜”和“厭”開始

2025年10月14日15:37 |
小字號

我們的關節默默承載著身體的重量,完成各種精細動作,但它們也很脆弱,需要用心呵護。我們一起了解,在日常生活中,關節究竟喜歡什麼,又討厭什麼。學會與關節“友好相處”,是遠離疼痛、保持活動自如的重要一環。

關節的“喜歡清單”

關節喜歡“勻稱的身材”:關節,尤其是膝關節、髖關節和脊柱關節,最愛體重適中。當體重增加時,膝蓋需要承受的壓力也會隨之增加。保持健康的體重,是給關節最好的“減負”,能極大降低患骨關節炎的風險。

關節喜歡“溫和的運動”:關節喜歡規律、溫和的低沖擊性運動。比如,游泳或水中漫步,水的浮力可以大大減輕關節的壓力,同時又能鍛煉肌肉力量﹔騎自行車能有效鍛煉腿部肌肉,支撐膝蓋,且對關節沖擊小﹔太極拳和瑜伽等柔和的運動能增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改善平衡,保護關節。

關節喜歡“強大的肌肉”:關節本身不穩定,需要靠周圍的肌肉來保護和支撐。強健的肌肉就像給關節穿上了天然的“保護鎧甲”。肌肉力量不足,關節就更容易受傷。因此,進行適當的力量訓練,增強核心、腿部、肩部肌肉,是保護關節的重中之重。

關節喜歡“舒適的溫暖”:關節喜歡溫暖的環境,熱敷或保暖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和僵硬。秋天來臨,注意保暖,避免關節直接吹冷風,是日常護理的重要一環。

關節喜歡“均衡的營養”:關節也需要“吃”好。牛奶、豆制品、綠葉蔬菜等,有助於維持骨骼強健﹔多晒太陽(避開暴晒時段)、吃一些海魚和蛋黃,有助於促進鈣吸收。一些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顏色鮮艷的蔬果,能幫助對抗炎症。

關節的“討厭清單”

關節討厭“突如其來的壓力”:關節最怕突然的、過度的沖擊。比如,沒有充分熱身就讓關節進行高強度活動,極易造成損傷﹔暴走、爬山、爬樓過量,尤其是下山、下樓梯時,膝蓋承受的壓力巨大,過量進行這些活動會加速軟骨磨損﹔跳躍落地過猛,籃球、羽毛球等運動中的急停、跳躍,如果姿勢不對或場地過硬,對關節傷害很大。

關節討厭“長期靜止”:雖然過度運動傷關節,但長期不動更是大忌。久坐、久躺會讓關節周圍的肌肉萎縮、僵硬,關節液分泌減少,反而會加重疼痛和功能障礙。“用進廢退”同樣適用於關節,適度的活動才能保持它的活力。

關節討厭“不良姿勢”:錯誤的姿勢會讓關節受力不均,導致關節對位不良一側磨損嚴重。比如,蹺二郎腿會增加腰和骶髂關節內部結構的壓力,造成骶髂關節紊亂,骨盆對位關系不良﹔蹲著擇菜、干活時膝蓋彎曲時壓力巨大﹔低頭看手機、窩在沙發裡,這些不良姿態會給頸椎和腰椎帶來巨大負擔,長此以往極易引發問題。

關節討厭“高跟鞋和硬底鞋”:穿高跟鞋會使身體重心前移,大大增加膝關節的壓力。而完全平底、缺乏支撐的硬底鞋,又無法在走路時有效緩沖地面對關節的沖擊力。最好選擇有良好支撐和緩沖功能的舒適鞋子。

關節討厭“受傷后硬扛”:很多嚴重的關節問題,最初都源於一次不經意的扭傷、拉傷后沒有及時處理和徹底治療,留下了病根。別有“忍一忍就過去”的想法,任何持續的疼痛、腫脹、彈響都是它發出的“求救信號”,應及時就醫。

呵護關節,其實就藏在生活的細節裡。記住關節的“喜好”,避開關節的“厭惡”,從現在開始,用心善待我們身體裡這些默默奉獻的“零件”,願我們都能擁有健康的關節,享受靈活自如的美好生活!(來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務保障中心 作者:郭馬瓏 )

(責編:黃莎、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賣豆腐的27歲河南姑娘憑什麼走紅
  • 鄭州:讓認知症老人樂享晚年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