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縣:特色產業交出富民強縣“滿意答卷”

初秋的葉縣,處處涌動著產業振興的蓬勃生機。
9月15日,走進葉縣保安鎮官庄村的豐民黃金梨種植基地,黃澄澄的果實綴滿枝頭,格外喜人。果農們分散在林間,動作嫻熟地完成採摘、稱重、裝筐,一氣呵成,豐收的忙碌氣息扑面而來。
產業興旺,鄉親們的“錢袋子”也跟著鼓了起來。
“離家近,一天能掙七八十塊錢,現在正是豐收採摘忙的時候,基地每天得有300多位老鄉來這兒採摘、分揀、裝箱,活還不重,別提俺心裡有多踏實!”正在黃金梨種植基地忙活的村民王新民一邊採摘著黃金梨一邊高興地說。
據悉,官庄村種植黃金梨800余畝,這些清甜多汁的黃金梨,除了供游客進園採摘和外地客商採購外,大部分將通過商超直供等渠道走向全國市場,每畝利潤達1萬元左右,年利潤達到800余萬元。
在葉縣,像官庄村這樣依靠特色產業致富的村庄還有很多,鄉村振興的“脈搏”正澎湃有力。
作為傳統農業大縣,葉縣近年來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以特色產業為突破口,確立“縣有支柱產業、鄉有主導產業、村有特色產業”的發展思路,立足資源稟賦,科學規劃布局,大力推動“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發展。
該縣通過“頂層設計+專班推進”雙輪驅動,任店鎮韭菜、龍泉鎮食用菌、常村鎮艾草、廉村鎮辣椒等一批特色產業園拔地而起,形成“產業園+集體經濟”融合發展新模式。
同時,政府出台專項扶持政策,對優質小麥、蔬菜等種植主體給予資金傾斜,推動綠色農業向規模化、標准化升級。
如今,各鄉鎮抓住產業發展“牛鼻子”,拿出“硬本事”,亮出“真功夫”,賽產業、賽規模,新產業生機勃勃,老產業優勢凸顯,有力地促進了鄉村產業規模化發展、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在比學趕超的產業競賽中,各鄉鎮爭相亮出“成績單”,葉縣已初步形成畜牧養殖、特色種植等6大支柱產業﹔任店鎮月庄村依托韭菜種植、龍泉鎮草廠街村依托食用菌產業先后被農業農村部評為“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常村鎮2萬畝艾草變身金葉子,廉村鎮辣椒產業串起完整增收鏈﹔這些亮眼成績,為葉縣贏得“全省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縣”“全國農村改革試點縣”等金字招牌。
截至目前,葉縣554個行政村集體收入實現5萬元以上全覆蓋,其中百萬元以上強村8個,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超20萬元的行政村達122個。
從黃金梨的甜蜜事業到艾草的芳香經濟,從韭菜的綠色銀行到辣椒的火紅產業,特色正成為葉縣最鮮明的產業標識。
“未來,葉縣將持續釋放產業紅利,讓特色產業成為群眾增收的‘發動機’、集體經濟的‘頂梁柱’,農業農村局全力為特色產業發展‘保駕護航’,持續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葉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魏進庚表示。(來源:葉縣縣委宣傳部 作者:姬冠鵬 買瑞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