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建安:科技為筆 繪就濃香型特色煙葉發展新畫卷

立秋后,豫中平原的煙田漸染金黃。在許昌市建安區桂村鄉周溝村的“六方悅”示范田裡,建安區祥潤農業專業合作社採烤一體化服務隊正在採收煙葉,繁忙有序的採收場景,成為秋日煙田裡一道充滿生機的風景線……
作為許昌濃香型煙葉的核心承載區,近年來,建安分公司以科技為鑰,解鎖濃香型煙葉特色培育密碼,通過技術攻堅、三化轉型、效益共享,走出了一條平原煙區特色煙葉高質量發展之路。
攥緊“技術鑰匙”,破解特色培育密碼
建安區地處北緯34°這個濃香型煙葉黃金緯度帶,氣候適宜、土壤富含有機質,所產煙葉以“焦甜焦香”風格著稱,是“中華”“天葉”等高端卷煙的核心原料。如何讓這一特色更鮮明、質量更穩定?答案是:向科技要答案。
近年來,建安分公司聯合河南中煙等工業企業和河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開展協同科技攻關,形成“科研單位出技術、工業企業提需求、煙草公司抓落地”的協同機制。聚焦“中棵煙”培育這一核心,將“碳氮平衡、基質拌菌、上六片延遲採烤”等12項技術成果轉化為田間可操作的“明白紙”。
“過去憑經驗種煙,現在按標准施策,每畝有機肥增施30%,復混肥減20%,煙株長得不高不矮,葉片油潤有光澤。”蔣李集鎮蔣東村煙農范根有指著自家煙田的“中棵煙”,算起了技術賬,“這煙烤出來香氣足,每公斤能多賣2塊多!”
“五大關鍵技術”推動“中棵煙”濃香特色彰顯。圍繞“八個一致”目標,建安分公司聚焦“良種種植、壯苗培育、控氮增密、科學留葉、成熟採烤”五大關鍵技術,構建起全鏈條技術體系:以中煙100為主栽品種,實施育苗移栽方式改革,濕潤育苗佔比達60%,基質拌菌實現全覆蓋﹔嚴格控制留葉數在18-20片,突出田間成熟度與烘烤成熟度“雙達標”。
將官池煙站煙技員正在詳細講解煙葉分級知識。司軍柯攝
“三級宣講”推動關鍵技術落地。創新開展“區、站、職工”三級宣講模式。累計舉辦“中棵煙培育”宣講會35場,職工入戶指導585次,發放技術明白卡800余份,實現煙農技術指導“全覆蓋”。
“示范田建設”成為技術推廣“活教材”。建成“六方悅”黨員示范田36塊、“四級示范田”5000畝,落實濕潤育苗、井窖移栽、“三深兩高”等先進技術,形成“技術集成—典型引領—整體提升”輻射效應,讓濃香型風格特征愈發鮮明。
用好“創新引擎”,激活全鏈提質動能
走進建安區天葉種植專業合作社,智慧烘烤區的可視化設備正實時傳輸烤房數據,后台系統自動調整烘烤曲線﹔農機庫裡,“起壟覆膜施肥一體機”“超聲波植保機”等7台專用機械整齊排列,這是建安煙區以綠色化、機械化、數字化推動產業升級的生動實踐。
綠色打底,讓“濃香”更純淨。構建“全周期”綠色生產體系,綠色防控覆蓋率達100%,化學農藥用量較“十三五”末減少30%﹔廢棄地膜回收率、綠色能源烘烤率均實現100%,煙田土壤有機質含量年均提升0.2個百分點。
“土壤‘養’好了,煙葉香氣才更正。”建安分公司農藝師評價。
蔣李集鎮李士坊村煙田植保機正在進行病虫害防治。邊亞夢攝
機械賦能,讓種煙更輕鬆。針對煙葉移栽、打頂、採收、拔稈等生產薄弱環節農機研發“卡脖子”難題,建安分公司聯合農機企業研發專用機械,推動重點環節機械化率提升至93.7%,畝均用工從24個降至14個,每畝降低成本1100元。
數字提效,讓管理更精准。依托“河南智慧煙葉”平台,數字煙田實現育苗、移栽、採烤全流程管控﹔農機加裝北斗導航,3S技術氣象服務平台提供全域監測,為煙葉生產裝上“智慧大腦”。
結出“效益果實”,共享科技轉化紅利
科技賦能的成效,既沉甸甸地裝進了煙農的錢袋子,更鮮明地鐫刻在工業企業的認可裡。
近年來,建安區煙葉合格率明顯提升,上等煙比例穩定在75%以上,公斤均價33元左右,穩居全省前列。與河南中煙聯合開發的“上六片”高端原料,成為“天葉”品牌核心配方﹔與上煙集團合作的“熊貓”定制原料,有效滿足了工業高端原料需求。
“科技讓煙葉‘好賣又值錢’。”桂村鄉煙農楊春坡的80余畝煙田推廣先進集成技術后,畝均增收290元。
“建安煙草把科技成果‘種’進田間,讓濃香型煙葉特色更鮮明、效益更突出。”近期承辦的行業濃香型煙葉觀摩現場會上,與會專家評價。
“我們將持續攥緊科技鑰匙,讓建安區濃香型煙葉香得更純、特色更顯,為鄉村振興注入特色產業動能。”建安分公司主要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
秋風拂過煙田,裹挾著醇厚的焦甜香氣,見証著建安煙草用科技書寫的“濃香”新篇。(來源:河南省煙草公司許昌市公司 作者:邊亞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