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行進中國丨向智向綠助力硅基材料破局

人民網“行進中國”河南調研採訪團
2025年08月11日14:40 |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小字號

硅基材料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硅基材料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立秋時節,一場暴雨過后,天氣悶熱。

河南省洛陽市城北20公裡的孟津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內,洛陽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廠區,更是一派火熱的生產場面。

主控室內,干法回收系統操控組組長宋冬東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關注著系統參數的變化,不時用對講機和生產線上的同事溝通。

2023年,洛陽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新工廠投產,專注於集成電路用先進硅基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我們以全面數字化和智能化為基礎,通過工業互聯網平台構建了數字孿生工廠和三維可視化平台,形成了一套以客戶為核心的服務體系,在技術、管理、組織方面做了大量創新,從產品、服務到解決方案、運營方案,都進行了網絡化和智能化升級,大幅提升了勞動效率和生產效率。”公司總經理寧曉曉說。

硅基材料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硅基材料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智能工廠建成后,公司實現了全生產流程的數字化管理和人員的統一協同工作,生產效率提升61.4%,運營成本降低52.4%,單位產值能耗降低29.3%,人員規模縮減31.7%。

“我們的成長步伐,貫穿了多晶硅產品國產化的歷程。”寧曉曉說。

2005年12月18日,中國第一條年產300噸多晶硅生產線項目在中硅高科竣工投產,工藝技術和裝備全部國產化,具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打破了國外多晶硅生產的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

近年來,中硅高科聚焦集成電路用高端硅基材料“卡脖子”問題,對硅基基礎材料展開科研攻關,逐步形成了以光纖四氯化硅生產為主的光通信產業基地,以電子級多晶硅、硅基電子氣體為主的集成電路用基礎材料生產基地。

“產業化是我們技術創新始終堅持的最終目標。”寧曉曉說。

生產線主控室。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生產線主控室。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中硅高科不斷完善形成硅基材料技術譜系,同類產品選用對應的技術模塊,將“試錯型”產品開發升級為“驗証式”產品生產,有序銜接生產與市場的需求。他們搭建了開放式硅基材料制備系統,研發模塊化裝備,根據需要高效組合,實現柔性生產。中硅高科的明星產品電子級三氯氫硅、四氯化硅、四甲基硅烷1個月內從調試到合格,並走向市場。

在半導體領域應用的硅基材料有近40種,目前,中硅高科已經實現了其中20多種材料的國產化。

“現在每兩台國產新能源汽車中就有1台使用了我們的產品,全球每5台5G手機中至少有1台的射頻芯片要用到我們的產品,預計到今年底,我們的產品會達到34種,到2027年將實現全門類覆蓋。”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萬燁說。

公司辦公樓大廳裡,“擔國家責任 補行業短板”的黑體字標語,格外醒目。(慎志遠、王玉興、程明輝、肖懿木)

(責編:黃莎、辛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博物館銅鏡為何背面示人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