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河南平頂山:工業老城青春蝶變

辛靜
2025年07月18日17:23 |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小字號

7月的白龜湖畔,晚風裹挾著青草香掠過草坪。一群年輕人手舉熒光棒,跟著樂隊旋律輕輕搖擺﹔1957創意園內,蘇式老廠房改造的文創商鋪客流如織……

誰能想到,河南省平頂山市——這座曾以煤炭聞名的工業城市,正在經歷全域更新的青春蝶變和城市內涵式發展,在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過程中,既讓發展有了起色,也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路網織密:出行“堵點”變“通途”

“我們小區有兩個出口,早晚上下班經常堵車。這條路拓寬后,出行方便多了。”7月15日,家住平頂山市湛河區九裡山街道銀基譽府的居民謝漢豪說。

“中銀路原為寬5米的水泥路,西側堆滿了建筑垃圾。”建設項目負責人朱俊鋒表示,今年2月5日,施工方進場后搶抓工期,經過50多天的緊張施工,拓寬道路、新建雨污水管道、完成瀝青混凝土攤鋪,實現了道路通行。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通行能力,平頂山市各級各有關部門積極行動,今年以來已實現中銀路、新華區七礦路拓寬工程、規劃十路、規劃十五路、東風路、茂源街全線通車﹔秋實路、秋實東路、環島西路部分通車﹔同時,輝光路南延、稻香路穿越孟寶鐵路、姚孟規劃路等工程也在進行中。

湛河北路南側新修建的童話樹屋成為小朋友的打卡地 姜濤 攝

湛河北路南側新修建的童話樹屋成為小朋友的打卡地。姜濤攝(資料圖)

游園煥彩:“邊角地”變“幸福園”

“這裡有座小矮人住的精靈小屋!”平頂山市湛河北路一座樹屋引得市民爭相駐足拍照。七彩斑斕的小樹屋、俏皮的蘑菇與背后的碧樹、藍天相映成趣,仿佛童話世界躍入現實。

今年2月5日,平頂山市啟動實施湛河北路(開源路至健民路段)南側人行道及綠化提升改造工程,湛河北路的童話樹屋成為網紅打卡點,沿線新增8座滑梯、3處籃球場,並打通9個濱河入口……3.2公裡長的平頂山市湛河北路提檔升級改造工程於今年“五一”假期前全面竣工,打通人行道斷點,拓寬狹窄路段,增設無障礙通道和休閑空間,重塑城市濱河空間,極大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質。

近年來,平頂山市按照生態優先、完善功能、節約集約理念,以街頭游園、體育公園、城市綠道建設為抓手,持續推進游園建設。並聚焦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持續推進湛河體育公園及停車場綜合建設項目,進一步提升“15分鐘生活圈”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能級。

不僅如此,平頂山市還採用小規模、漸進式微更新、微改造模式,將城市空間的“邊角余料”打造成“口袋公園”“休閑廣場”“互動涂鴉區”﹔新建或改造升級了新華區高庄溝、衛東區平安大道與東環路交叉口游園、湛河區帝佳游園、示范區梅園公園二期等20余個游園﹔升級改造了神馬大道東段3.1公裡“綠帶”……讓更多群眾享受到推窗見花園、沿路賞美景的生活願景。

電梯升級:小區居民提升幸福感

“我們小區電梯已經用了17年了,屬於高齡電梯,經常擔心安全問題。今年政府補貼15萬元幫助我們改造電梯,現在又快又穩。”近日,新華區水岸嘉園小區居民楊潔指著嶄新的電梯,臉上洋溢著笑容。該小區作為全省首個開工項目,3台電梯從設備入場到投用僅用了14天。

今年來,平頂山市委、市政府將電梯更新納入城市更新重點任務,建立“市級統籌+部門協同+區縣落實”三級聯動機制,5天時間准備好163台符合條件的老舊住宅電梯資料,並通過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審核。

此外,召開業主電梯專項議事會200余場,發放《電梯更新指南》1.2萬份﹔24家電梯廠商透明比選,業主自主選定智能電梯……平頂山市用4個月時間完成省定85.4%的電梯更新任務,打造了“全省首個開工、首批交付”的樣板工程。

行人從平高巷彩繪牆邊駛過 王孟鶴 攝

行人從平高巷彩繪牆邊駛過。王孟鶴攝

小巷煥新:“老街區”展露新容顏

今年4月20日,平頂山市湛河區平高巷內洋溢著溫情與感動。該區馬庄街道平高社區東院居民代表,將一面錦旗贈予平頂山市城市更新平高巷改造升級項目指揮部。

“30多年了,我們小區終於改造了。”平高社區東院居民葛蓉表示,平高巷周邊有13棟居民樓建成於20世紀90年代,因為當時沒有修建雨水管網,每逢雨季,門口便積水成潭,一片汪洋,600戶居民出行困難。

今年春季,施工方用時38天將平高巷及周邊居民樓前所有破損路面、花壇、雜物進行清理。提升更換雨污水和自來水表箱共計238座。清掏雨污水檢查井56座,疏通雨污水管道600余米。新建雨水管道300米,雨水收水井24座,徹底解決了居民“下雨天出門墊磚”的難題。

戲劇臉譜為新修建的中海巷增彩。 姜濤 攝

戲劇臉譜為新修建的中海巷增彩。姜濤攝

平高巷的改造是平頂山“小巷革命”的縮影:高壓電纜全段落地、違建“蜘蛛網”清除、排水系統升級,短短半月實現“安全底線”到“美學高線”的躍升。

今年上半年,平頂山已完成正義巷、中海巷、平高巷等背街小巷改造58條,惠及居民9萬余人。

廠房重生:“生產鏽帶”轉型“生活秀帶”

7月16日,在新華區礦工路與開源路交叉口北,一座承載著68年歷史記憶的老建筑也“變”出了全新姿態,蘇式廠房的鋼架結構下飄散著咖啡香與火鍋的煙火氣,年輕人在斑駁的紅磚牆與霓虹燈箱交織下,用手機記錄下光影的斑駁。

1957創意園曾是閑置了數年的“城市邊角料”。平頂山市按照“留改拆”並舉、保留利用提升為主、盤活低效利用空間和資源等城市更新理念,通過“工業遺存+文化創意”模式,已將這片“工業鏽地”轉型為集文創辦公、商業休閑於一體的“文化秀場”,讓老廠房呈現出文藝范兒、變身為網紅新地標。

除此之外,中材環保老舊廠區通過“公園+沉浸式體驗”模式保留工業遺跡,引入文創產業﹔荊山路危房生活區騰退后,數字文化產業園與名門天街活力街區拔地而起。平頂山以“政企聯合”模式,引導平煤神馬集團參與沉陷區治理,將七礦閑置土地改造為全省最大康養結合體,實現“生產鏽帶”向“生活秀帶”的轉型……

近年來,平頂山通過“工礦”底蘊激發文創產業,加強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和活化再利用,植入新業態新功能,盤活“沉睡的資產”,推動城市文脈與市井煙火、新潮業態融合發展。

王堯攝

市民在白龜湖畔游玩。王堯攝

文化賦能:“工業城”長出青春態

“白龜湖沿湖岸邊修建了步道,新增了許多休閑設施,常舉辦各種文藝活動,年輕人愛來,生意也跟著更好了。”7月16日,平頂山市白龜湖畔一家咖啡店店主王彥奇說。

當前,平頂山市正大力發展“夏日經濟”,每到周末,白龜湖畔露營帳篷散落,市民感受“營地+運動”“營地+藝術”等場景體驗,白龜湖畔·草坪音樂會、“汝瓷集”陶瓷青創市集、東坡美食文化季、露營裝備展等活動陸續推出,充分滿足了青年消費新需求。同時,平頂山市通過出台青年人才政策、打造15分鐘健身圈、建設“城市書吧”和文藝畫廊,吸引青年“雙向奔赴”。

從煤炭濃煙到青草書香,從老舊廠房到網紅地標……如今,平頂山這座工業城市正以青春之姿,書寫著資源型城市轉型的生動實踐與民生新篇。

(責編:霍亞平、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博物館銅鏡為何背面示人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