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鯰魚”游出大市場
——葉縣萱澤科技“自造對手”創新發展

7月7日,位於葉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的河南萱澤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嶄新的自動化生產線正有條不紊地運轉。
總經理丁春鋒察看完生產線后,聽取了幾家銷售公司的組建進度匯報。“再有一周,就又有一家能拿到營業執照了,這樣,我們就又培育出個‘對手’。”他笑著說道。
幫助別人組建公司,是為了給自己培育競爭對手?見大家面露疑惑,他拿起礦泉水瓶做了個生動的比喻:“就像往魚群裡放條鯰魚,不游起來就會被吃掉。”
丁春鋒告訴筆者,這就是他們今年實施的銷售體制改革,旨在“孵化”出更多“萱字號”銷售公司,培育他們快速成長,同時,倒逼萱澤科技公司擰緊產品質量和成本的“發條”。
丁春鋒透露,“萱字號”銷售公司成立后,萱澤科技供應給他們產品從不賒賬,企業資金壓力就少了許多。目前公司已經成功“孵化”了5家銷售公司。
“小”中突破,從家庭作坊到現代車間﹔從當初年產值500多萬元到去年4000多萬元,萱澤科技的創新發展之路源自2016年。
今年36歲的丁春鋒是葉縣人,原來在外地一家煤礦生產企業從事銷售工作,2016年回到家鄉,在鹽都街道草廠庾村租了幾間民房,開起了作坊工廠,從事煤礦瓦斯治理檢測儀器儀表及檢測檢驗設備的生產研發,第一年年產值就達到500多萬元,此后,產值年年穩中有升。
萱澤科技的成長,離不開葉縣的關注和呵護。2018年,該企業入駐葉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從規上企業認定到標准化新廠房,當地用“溫度計式服務”精准護航,溫度低了送政策“暖風機”,溫度高了搭融資“遮陽棚”,全力以赴讓企業“無畏竟先”“輕裝快跑”。
“這成了我們公司發展征途上的轉折點。”丁春鋒回憶說,該縣工信等部門對該企業實施科技梯次培育,讓他們充分享受到多項創新政策,使公司逐漸成長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專精特新”企業。
2024年,在葉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管委會的努力下,萱澤科技又購置了23畝地,上馬投用了二期項目。
從實驗室裡與河南理工大學聯合研發的“技術種子”,到免封孔測定儀結出的“效率果實”——將檢測周期從20天壓縮至12小時,再到參與制定設備標准形成的“生態根系”……萱澤科技用創新鏈上的關鍵突破點不斷刷新企業的“實戰經驗”,使其成為企業新的增長極。
截至去年,萱澤科技年產值升至4000多萬元。“雖然公司隻有50多名員工,無論從產值還是人數,在國內同行中都‘小’得不入流,但正是我們緊盯的產品小端口,才支撐我們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丁春鋒說:“我們這條‘小鯰魚’,就是要在大市場裡游出自己的天地。”(來源:葉縣縣委宣傳部 作者姬冠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