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縣:果香繪就振興圖

6月23日,河南省商城縣湯泉池管理處七裡沖村的藍莓採摘園裡,藍紫色的果實綴滿枝頭,游客拎著竹籃穿梭其間,空氣中彌漫著清甜果香。
“昨天從上午10點開始,就不斷有來摘藍莓的顧客。”採摘園負責人嚴家安邊招呼客人邊介紹,他2013年開始種植藍莓,年產鮮果量基本穩定在6-7萬斤,依靠銷售藍莓鮮果一年就有30萬元的收入。
經過十多年的經營發展,該採摘園已有160余畝,其中種植藍莓90余畝。自1997年起就開始種植特色果品,擁有豐富種植經驗的嚴家安,通過補種黃桃等雜果,有效延長了果園的採摘周期,提升了果園收益。
我們的藍莓採摘周期較長。每年7月10日到9月底,信陽到武漢這片區域,隻有我家還有新鮮藍莓可供採摘。”“獨一份”市場優勢源於嚴家安精細化管理,探索出了“產供銷研”一體化運營模式。技術組專注育苗培苗,宣傳組負責短視頻營銷,銷售組對接冷鏈物流,確保藍莓產銷兩旺。此外,基地還與代加工廠合作,加工干紅、白蘭地等藍莓酒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
“忙的時候一個月我能來20多天,一天能掙七八十元,在家門口掙上了錢,還能帶好孩子。”採摘工范平大姐的笑容映著藍莓的光澤。每年5月至9月底是藍莓的採摘季,像范平大姐這樣到果園負責採摘、除草管護的群眾大概有30名,人均年增收4000元。
從單一的採摘業務到產業融合發展,從零星種植到形成品牌集群,商城縣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成果顯著,也帶動了鄉村旅游的興起。湯泉池管理處積極引導果園創新“藍莓 + 文旅”模式,將採摘園與周邊農家樂、溫泉民宿串聯起來,打造集田園觀光、鮮果採摘、休閑垂釣、溫泉康養、農家美食、風情民宿於一體的鄉村旅游產業。游客在這裡可以體驗“邊摘邊吃邊玩”的多樣化服務,有力推動了鄉村旅游品牌建設。
如今,商城縣的特色水果種植涵蓋藍莓、獼猴桃、黃桃、葡萄等多個品種,已形成了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格局。從種植、管理到銷售,從單一農業到農旅融合,商城縣正以特色水果產業為引擎,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讓果香飄出大山,讓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甜。(來源:商城縣委宣傳部 作者:洪曉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