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監督+”編織一張“舌尖安全網”

去年以來,河南省社旗縣趙河街道人大工委以“監督+支持”雙輪驅動為手段,通過常態化監督、問題閉環解決、凝聚共治合力等舉措,推動轄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完善,為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構建堅實防護網。
聚焦主責,為編織“舌尖安全網”提供保障支撐。該街道人大工委深知“從田間到餐桌,農產品質量安全關乎民生福祉”深邃道理,便把聚焦主責開展常態化監督作為行使人大監督職能的日常工作來抓。一是現場視察“常態化”。定期組織縣人大代表、居民議事代表深入監管站、生產基地、農資門店,採取“聽匯報+查台賬+問細節+看快檢”方式,直擊監管體系建設、網格化管理、投入品管控等關鍵環節,為編織一張“舌尖安全網”提供翔實依據。二是關鍵環節“精盯化”。重點監督農業投入品使用規范、承諾達標合格証真實性、抽檢計劃執行及不合格產品處置閉環,推動監管措施從“紙面”落到“實地”,為編織一張“舌尖安全網”提供質量保障。
聚焦靶向,為監督“成果大轉化”夯實技術基礎。一是問題交辦“全閉環”。通過梳理代表視察及群眾反饋的意見建議,以正式函件交辦街道辦事處,明確辦理時限並跟蹤督辦,確保“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落實”。二是能力建設“強支撐”。針對監管力量薄弱、技術設備不足等問題,推動街道優化監管隊伍,2025年已組織業務培訓2次,覆蓋50余人次,同步支持檢測設備更新,夯實技術支撐。
聚焦聯動,為凝聚“共治大合力”提供優厚空間。一是普法宣傳“入基層”。組織代表深入田間地頭、社區門店、鬧市區域等地,宣講法律及科學用藥知識,增強生產者責任意識,提升消費者維權能力。二是民情收集“無死角”。代表化身“信息員”,在聯系選民中捕捉農產品安全風險隱患,為監管部門提供靶向治理線索﹔部分基層代表加入網格化管理,擔任監督員或志願者,延伸監管觸角。
據悉,趙河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在2024年全縣綜合考核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2500余個快速檢測樣品合格率保持100%,500余份承諾達標合格証為農產品上市“護航”。
在下步工作中,趙河街道人大工委將持續強化監督職能,創新監督方式,推動監管工作向“精細化、智慧化”升級,以更扎實的監督成效守護群眾“舌尖安全”,讓“趙河經驗”在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中大放異彩。(來源:社旗縣委宣傳部 作者:趙蘭奇 張秘 祁義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