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球運動“熱”出圈 全民共享健身快樂

今年2月10日、11日,淇縣2025年“卓星杯”慶新春匹克球邀請賽在該縣公共體育場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匹克球運動員和愛好者同場切磋,共同享受匹克球運動的快樂﹔6月10日至12日,旗聯高中新建的匹克球館內,45支代表隊的400余名選手在淇縣全民健身系列賽事之匹克球比賽中激烈角逐……淇縣正以匹克球為支點,掀起全民健身新熱潮,擦亮鶴壁市“中國匹克球之城”名片。
從“0”到“132”:小場地織密“15分鐘健身圈”
從社區廣場到校園球場,從企業園區到景區空地,匹克球運動的精彩隨處可見——孩子們揮拍對打,老人們專注接球,職工下班后“約戰”。“現在下樓走5分鐘就能到專業場地打匹克球,真是太方便了!”淇縣朝陽社區居民王女士邊整理球拍邊說。
截至目前,淇縣已建成匹克球場地132塊,實現學校、社區、公園、企業、景區全覆蓋。
這份“場地答卷”的背后,是該縣多部門協同發力:鄉鎮(街道)積極推進“一村一球場”,橋盟街道、朝歌街道實現社區場地全覆蓋﹔住建部門將網球場、羽毛球場改造為匹克球兼容場地﹔城管部門通過“微改造”盤活邊角地﹔教體部門推動匹克球運動進校園,全縣40余所學校全部建有匹克球場地。“既有匹克球專業場地,也有水泥地劃線的便民場地,群眾‘出門即健身’的需求得以實現。”淇縣教育體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從“小眾”到“全民”:賽事點燃參與熱情
“周周有活動、月月有賽事”已成淇縣匹克球運動常態。2024年至今,該縣累計舉辦縣級賽事10余場,涵蓋職工賽、校園賽、社區賽、企業賽等,年齡跨度從小學生到老人。日常練習與比賽挂鉤,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熱情。
如今在淇縣,匹克球正催生新的生活方式——球友自發組建“練習隊”,企業、街道等通過賽事開展聯誼,還出現了家庭組團參賽現象。
“賽事不僅是競技平台,更是社交紐帶。”參賽選手李志宏表示,他通過匹克球結識了20多位球友,“運動圈越來越大,生活更有活力了”。
從“興趣”到“專業”:人才培育筑牢發展根基
在淇縣公共體育場,每周六的“周末匹克球課堂”座無虛席,社會體育指導員向匹克球運動愛好者講解發球技巧。在淇縣太行小學,體育教師王芳帶著學生練習網前截擊,這是全縣40余所學校將匹克球納入體育課程的日常一幕。
人才是運動普及的關鍵。淇縣通過“專家授課+實戰演練”培育專業力量:2024年,淇縣邀請天津市匹克球協會會長王肇奇開展了2期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覆蓋教師、社區骨干200余人﹔組建100人縣級集訓隊,選拔青少年苗子。
2024年以來,該縣積極組織匹克球運動員參加各類賽事活動,成績斐然:先后斬獲2025鶴壁國際匹克球邀請賽專業組(50+)男單亞軍、大眾組混雙亞軍,中國匹克球巡回賽季軍,河南省匹克球公開賽常青組冠軍,並在鶴壁市匹克球公開賽中獲得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混合雙打等多個組別的一、二、三等獎,同時摘得鶴壁市匹克球選拔賽一等獎。此外,運動員們還在大連匹克球公開賽、洛陽市新安縣“阿邁世杯”邀請賽等市縣級比賽中屢創佳績。截至目前,該縣運動員在國家級、省級、市縣級比賽中累計榮獲一等獎31人次、二等獎10人次、三等獎12人次,人才培育成效顯著,為匹克球運動發展筑牢根基。
從“體育”到“產業”: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在剛剛結束的2025鶴壁國際匹克球邀請賽上,淇縣本地匹克球器材制造企業——鶴壁市卓星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在現場設立產品展示區,直接面對國際專業選手進行展示。
鶴壁市卓星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是淇縣一家集匹克球運動產品設計、研發、生產、體驗於一體的綜合性國有企業。公司以生產匹克球拍為主,擁有國內較為先進的匹克球拍全自動生產線,每年可生產匹克球拍10萬支。
從球場裡的歡聲笑語到工廠車間的機器轟鳴,從球拍擊球的清脆聲響到企業訂單的持續增長,淇縣正以匹克球為支點,布局產業發展新領域。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大匹克球運動推廣力度,不斷完善活動組織體系,使匹克球成為全民健身運動的一張亮麗名片。”淇縣教育體育局負責同志表示,從“建場地”到“聚人氣”,從“促健康”到“興產業”,淇縣正以匹克球為媒,描繪全民健身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的美好畫卷。(來源:鶴壁市委宣傳部 作者:肖莉萍 秦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