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服務“再升級” 河南讓普法打破次元壁

人民網鄭州5月29日電 (記者王佩)大數據“指尖訴訟”體系、訴訟服務文化街……5月27日,網絡普法看河南採風活動一行走進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片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鄭州自貿區法院”),看他們如何用法律結合創意,讓普法打破次元壁。
市民在智慧訴訟自助服務區辦理業務。人民網記者 王佩攝
自助服務 讓“寫作題”變“填空題”
在立案大廳,一位姓馮的男士正在向法院工作人員咨詢訴狀怎麼寫。“咱們法院立案大廳自助服務區上線了起訴狀要素式模板自助服務,可以幫您生成相關法律文書。”說著,法院工作人員將馮先生帶到自助終端前,“您看,您可以根據自助設備屏幕上的指引,按照每一步提示,把購買商品的平台、時間、交易金額,還有收到的貨物與預期不符等情況一一填進對應的框裡,起訴狀的大致內容就出來了。而且,系統還會自動檢查格式,確保文書規范。”
在工作人員的耐心指導下,馮先生逐步操作填寫信息,一份完整的起訴狀就生成了。看著打印好的起訴狀馮先生高興地說:“現在法院這些智能設備真是太方便了!”
據了解,鄭州自貿區法院針對金融貸款、民間借貸、勞動爭議等11類常見多發的民事案件,於2025年年初在訴訟服務大廳為當事人提供了E填單自助終端及訴狀智能生成終端,為當事人提供方便、高效、快捷的立案服務,讓司法便民真正落到實處。
一站式自助服務區。人民網記者 王佩攝
在司法改革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隨著最高法應用要素式起訴狀、答辯狀示范文本的推廣,文書撰寫從“寫作題”簡化為“填空題”,“一鍵生成訴狀”“無紙化立案”等便捷服務,讓訴訟流程從“線下跑”實現“線上辦”的跨越。從智能填單到AI輔助生成,從身份識別到雲端協同,信息化手段貫穿立案全鏈條,既降低群眾訴訟成本,又強化司法規范化水平,以科技力量繪就司法為民圖景。
“集約式”服務 化解矛盾糾紛
訴訟服務中心作為法院司法服務的第一道窗口,是群眾表達訴求、進行訴訟活動的“第一站”,更是矛盾糾紛化解的“最前沿”。
據介紹,鄭州自貿區法院結合轄區列子故裡區位特點,深挖列子文化內涵,建設訴訟服務文化街。文化街以《列子》八篇中著名典故“愚公移山”等勵志精神故事和“疑鄰盜斧”“鷗鷺忘機”等與矛盾化解相關的傳統故事介紹為視覺引導,打造集先行調解、保全、鑒定、12368熱線、信訪、執行事務為一體的具有鄭州自貿區法院特色的訴訟服務工作,突出展示源頭治理、特邀調解、新媒體宣傳和機制創新等相關做法,營造濃厚的訴服文化氛圍。
此外,鄭州自貿區法院干警自編自演的普法小劇場短視頻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呈現法律知識。普法小劇場選取與自貿區企業、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場景,如常見違法行為、詐騙防范等,通過情景短劇的方式演繹糾紛發生過程、法律適用以及解決途徑。這種形式打破了常規講解法律條文的枯燥感,使法律知識更加通俗易懂,深受群眾喜愛。
2025年以來,該院順應AI技術發展浪潮,通過AI生成視頻模式開展網絡普法宣傳,作品通過鄭好辦服務平台、網站、視頻號、抖音等新媒體平台廣泛傳播,用創新手段有效擴大了普法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