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作為靠前服務 以“營商”促“商贏”

“作為民營企業,如果不是對一個地方充滿了信心,就不會輕易把真金白銀投到這裡。”日前,鶴壁市山城區多家企業負責人向筆者這樣表示,鶴壁市山城區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企業投資放心、發展安心,廣闊的市場前景更是讓企業滿懷信心。
企業的安心和信心,源自同各級各部門頻繁的接觸,源自鶴壁市山城區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近年來,該區把創優營商環境作為發展經濟的先手棋、招商引資的強磁場、釋放活力的穩定器,一手抓自身建設,一手抓優化服務,不斷提升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推進七大人才重點工程,幫助企業引進人才800余名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和根本。新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建國為這句話做了最好的詮釋。
自從2021年來到新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后,張建國憑借在生物發酵領域30余年的經驗,使企業在發酵能力、產線產出比等方面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他深入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大大提升生產效率與精准度。他還積極開展對外合作,打通產學研用鏈條,累計與浙工大、江南大學等26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累計孵化20個產品,累計取得117項專利,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為了讓企業有越來越多的“張建國”,鶴壁市山城區深入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持續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探索建立“政聘企用”的全新引才機制,以“帶編入企”的方式定向派駐到轄區重點企事業單位、重點項目創新創業。連續3年實施“才聚山城”人才計劃,加快推進“山城領航者”“山城后備軍”等七大人才重點工程遴選活動,近5年來幫助企業引進人才800余名。同時,注重人才平台搭建,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加大博士后引進與留站支持力度,集聚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增強企業創新發展活力。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煤業機械、泛華電器、匯恩生物被認定為河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拓洋獲批河南省合成生物技術中試基地,成為培養科技人才的沃土,助推高質量富美山城蓬勃發展。
從便捷服務到賦能發展,企業滿意率100%
為更好地打造“營在山城”金字招牌,鶴壁市山城區通過創新招商模式、開辟綠色通道、推動業務並聯等舉措,奏響服務企業最美樂章。鶴壁市山城區創新推出管家式招商,即由政府投資建設廠房,企業“拎包入駐”,租賃經營,河南瑞億科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嘗到甜頭的公司之一。該公司租用政府提供的6棟廠房,節約前期投資上億元,減輕了現金流壓力。目前,該區有多家企業享受“拎包入駐”的紅利。
除了政策上給力,鶴壁市山城區還在服務上用力。該區緊緊圍繞“產業鏈規模、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優質企業、發展環境”開展五大提升行動,建立區級領導聯系54家重點企業的包聯機制、完善服務管家分包工作機制,為全區56個重點項目、企業配備73名服務管家,為844家中小微企業配備49名公共服務管家,“一廠一案、一企一策”精准扶持企業發展,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93個,企業滿意率100%。
“在辦理環評等一系列手續時,各部門亮起綠燈,壓縮辦理時限,減少了我們的跑動次數。特別是在開通燃氣線路時,由於廠房位置偏僻,沒有預鋪設主管道,政府特意出面協調燃氣公司,在多方配合下,順利保障了公司正常開業運營。目前公司運營良好。”河南瑞億科金屬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慎行表示。
由數字化向智慧化跨越,推動“一件事”既“一次辦”又“高效辦”
拼經濟搞建設關鍵是拼環境優服務,建立一站式糾紛解決服務平台是山城區打造最優營商環境的又一實招。針對經營主體矛盾調解需求,山城區率先探索建立一站式糾紛解決服務平台,並延伸服務觸角,大力推進商事合同糾紛網上立案、鑒定、評估、送達等審判輔助工作前移至訴訟服務中心,為當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務。2024年,由山城區推薦的典型案例《智數雙融推動法治環境上階新高地》入選《中國數字營商環境創新改革實踐報告》。
此外,鶴壁市山城區提升政府部門服務質效,推動政務服務由數字化向智慧化跨越。“一網通辦”佔比96.66%,行政許可類事項時限壓縮佔比95.33%。積極推動19項“高效辦成一件事”,逐步實現企業和群眾辦事“一件事最多跑一次”,持續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滿意度。
“下一步,山城區將下大力氣、下苦功夫,真正將營商環境打造好、培育好,讓企業家來到山城區不僅‘叫好’,還要‘叫座’,願意留在山城區、建設山城區。”鶴壁市山城區發展改革委主任馬清山表示。(來源:鶴壁市委宣傳部 作者:肖莉萍 張婷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