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洒金融“及時雨”共育鄉村“振興花”
——建行信陽分行創新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入春以來,豫南大地油菜花海與青翠麥田交相輝映,一片生機勃勃。建行信陽分行緊抓春耕黃金時期,播撒金融“及時雨”滋潤田間地頭,繪就鄉村振興“好豐景”。
“貸”動產業鏈條
固始縣洪埠鄉桃花村的農田裡,村民們正駕駛著農機在水田間穿梭犁田,為接下來育秧、插秧做前期准備工作。這片農田,也見証著張某寶、李琴夫婦從普通農戶到“種糧大戶”的蛻變。夫婦二人在田間摸爬滾打二十余年,種植水稻從98畝發展到現在的1600畝,是十裡八鄉出了名的種糧好手。
為了進一步延長水稻種植產業鏈,夫婦二人計劃建設育秧工廠和烘干房,春耕時提供秧苗,秋收時烘干濕稻。可建工廠將多年積攢的資金全部投入進去了還不夠,夫妻倆發起了愁。正在此時,建行固始支行客戶經理帶著裕農貸款政策找上門來。通過整合土地流轉、農機補貼等涉農數據,運用大數據模型實現“線上申請、智能審批”,提交材料后僅僅兩天時間,40萬貸款就發放到夫婦手中。
“就像及時雨,正好趕上春耕備耕!”李琴算起了經濟賬,育秧工廠每年可供應2000畝秧苗,烘干房能處理5000噸濕稻,保守估計可以增收30萬元。
“這育秧工廠和烘干房,可是咱稻農的‘命根子’!”站在剛建成的育秧大棚前,張某寶難掩興奮。近年來,建行信陽分行建立“農戶信息檔案”動態管理系統,將金融服務嵌入農業生產全鏈條,持續加大種養殖、農資購銷等涉農產業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5年3月末,該行裕農貸款余額超6億元,助力產業興旺、農民增收、鄉村振興。
打“通”服務梗阻
在固始黎集鎮文店村的“裕農通”服務點,村民們正通過智慧終端辦理貸款申請。“裕農通”是建行圍繞科技賦能、場景搭建和圈鏈群拓展,創新打造的涵蓋線下服務站點、線上App和微信公眾號在內的鄉村振興綜合服務平台。
建行信陽分行聚點成鏈,將“裕農通”線下服務點延伸至全市所有重點鄉鎮,提供包括金融服務、民生繳費、社保服務、便民事務以及金融知識宣傳等綜合化服務,讓“裕農通”業主變為“鄉土金融人才”,搭建起銀行和農戶之間的橋梁,讓建行的金融服務從“最后一公裡”延伸到“最后一百米”,為村民提供觸手可及、精准直達的溫暖服務。
“現在貸款就像網購一樣方便!”在“裕農通”服務點,種糧戶王軍通過手機銀行申請的20萬元貸款,當天就到了賬。截至3月末,建行信陽分行已經設立裕農通服務站點近1000戶,通過線下服務站點與線上裕農通App和手機銀行等協同聯動,相互賦能,共同為縣域鄉村持續提供溫情服務。
從育秧大棚到烘干車間,從田間地頭到鄉村市集,建行信陽分行用金融創新描繪著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來源:建行河南分行 作者:萬俊彤 羅俊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