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今春河南省為何大風頻發

2025年05月07日08:05 | 來源:河南日報
小字號

□本報記者 李若凡

暮春四月,河南省多個地區連續遭受強風侵襲,部分地區風力等級甚至達10級以上。據氣象部門統計分析,今年4月以來,河南省的大風天氣相較於過去5年同期異常頻繁,其發生頻率是近5年平均值的2.9倍。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今年春季河南省強風的頻繁發生呢?

大風頻發的背后,拉尼娜成為“隱形推手”

“拉尼娜”,這個術語可能對許多人來說並不熟悉,實際上,它是全球氣候系統中一個至關重要的“調節者”。據省氣象局專家介紹,盡管今年拉尼娜現象正在減弱,氣候系統理應逐漸穩定,但實際情況卻顯得異常。冬季風異常強勁,干燥的北風不斷侵擾河南等地,而雨雪天氣卻遲遲未來。

4月以來,冷空氣活動變得更加頻繁,似乎在與春天進行著一場激烈的對抗。河南位於西高東低的氣壓場中,為冷空氣南下提供了便利,直接導致了大風天氣的頻發。那麼,這一切背后的具體原因又是什麼呢?

氣象專家指出,去冬至今春,西伯利亞高壓異常偏強,不斷向南方輸送強大的冷空氣,冷空氣不僅頻率高,而且強度遠超往年,使得華北地區持續遭受其侵襲。與往年同期相比,今年全國降水量明顯偏少,干旱少雨導致地表大面積裸露,摩擦力減小。當冷空氣南下時,風速的衰減程度微弱。

另外,春分節氣過后,地表和近地面空氣升溫迅速,仿佛一夜之間,披上了春天的盛裝。然而,高空大氣依舊保持著冬日的低溫和強風特性。這種地面與高空之間巨大的溫差,使得冷暖空氣頻繁且劇烈地上下運動。在這場較量中,上層高空的大風能量極易傳導至地面,進一步加劇了地面風力,使得河南等地的大風天氣更加頻繁。

你是否真正了解風力等級

今春我省遭遇最強風在4月11日至13日,特別是11日夜至12日白天,河南多地出現8至9級陣風,部分縣市風力達10至12級,西北部和中西部局部地區風力高達13至15級。林州市馬安腦站測得最大風速46.8米/秒,相當於15級風力。全省56個國家站最大風速達到或超過4月歷史極值。

面對如此猛烈的大風,你或許要問:天氣預報中常說的幾級風,究竟對應著怎樣的感受?

“風力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直觀的答案:“0級煙柱直沖天,1級輕煙隨風偏,2級輕風吹臉面,3級葉動紅旗展,4級枝搖飛紙片,5級帶葉小樹搖,6級舉傘步行難,7級迎風走不便,8級風吹樹枝斷,9級屋頂飛瓦片,10級拔樹又倒屋,11級陸上很少見,12級台風海上有。”

大風預警信號分為藍、黃、橙、紅四級,代表不同風力威脅。風力6級以上或陣風7級至8級時,藍色預警啟動﹔風力8級或陣風9級時,黃色預警發出,此時風中危險增加,應避免靠近易被風吹落的物體。

我省氣象專家坦言,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河南未來大風天氣增多的可能性不容忽視。氣候系統的不穩定性加劇,導致大氣能量累積,這在特定條件下容易引發強對流天氣,包括雷暴大風等極端天氣。

注意!小麥灌漿期面臨干熱風災害風險

截至5月4日11時,監測數據顯示,全省51%的測站出現干旱,土壤缺墒情況加劇並向深層擴展。特別是濟源、三門峽、洛陽、漯河、南陽5地,缺墒測站比例超過70%。

省氣象台預測,本周全省大部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多大風天氣,全省旱情也將持續發展,土壤缺墒測站佔比將持續增加。

據此,省氣象局和省農業農村廳聯合發布小麥干熱風中風險預警。我省小麥灌漿期將遇高溫,5月11日至13日大部地區氣溫超35℃,土壤缺墒,干熱風風險中度以上。安陽、濮陽等地為高風險區,可能影響小麥灌漿,需加強防范。

氣象專家建議,未進入灌漿后期的麥田應根據土壤墒情適時澆水,選擇無風天氣小水細澆,防止小麥倒伏和早衰。有噴灌設備的地塊,應在干熱風來臨前適量噴水,預防干熱風影響。

(責編:黃莎、辛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百年首次!36片甲骨回安陽“探親”
  • 南陽:讓千年藥香飄向世界
  • 跟記者體驗一場麥田裡的國家非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