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各地

河南鎮平:“三變改革”賦能鄉村振興

2024年11月13日15:14 |
小字號

在河南省鎮平縣賈宋鎮上辛營村的田地裡,綠油油的小麥已經探出了頭,長勢喜人,矗立於田間的噴灌設施像衛兵一樣守護著麥田。每天早上,村支書辛凱都會到麥田裡看著庄稼的長勢,看過后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心裡充滿著希望。

辛凱是鎮平縣賈宋鎮上辛營村黨支部書記,也是土生土長的上辛營人。懷著對家鄉的眷念,他2020年從南陽市回到村裡,經過村黨支部換屆選舉,成功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甫一上任,面對的是村集體經濟“一窮二白”、村內環境臟亂差、村級黨組織戰斗力不強等問題,辛凱沒有打退堂鼓,而是主動找出制約村裡發展的“瓶頸”,改變村弱民窮的局面。

經過大半年的摸情況、定思路,“出去看看,換換思想”成為辛凱施政的“首選項”,2021年4月份,他帶著上辛營村小組長、黨員代表、群眾代表到貴州、湖南、重慶等地進行實地學習,“取經之行”讓村裡人眼界大開。

回來后,上辛營村按照縣、鎮兩級政策要求,結合村情提出了“結構調整邁大步、土地集約率先行”的思路,率先在全縣開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

全村1500多人,絕大多數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留在家裡的都是老年人和小孩兒,缺乏壯勞力,土地撂荒就在所難免,村裡老年人看到撂荒的地都覺得心疼。辛凱召集村裡的黨員、群眾召開大會,發動全村群眾參與土地流轉,在全村實行“小田並大田”,以村集體名義成立了上辛營村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

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盤活集體資源,壯大集體經濟。上辛營村流轉土地600多畝,實行集約化、機械化種植,大大提高了產業和效益,讓群眾嘗到了甜頭,村集體賬上每年也有超過20萬的收入。更可喜的是村裡通過土地規整后,把田埂、土溝平整出來了70多畝可耕地,“小田並大田”並出了新氣象。

“2021年麥收后,當時村裡承諾一畝地保底給600塊,結果2022年小麥大豐收,一畝地給了800塊”上辛營村6組群眾辛紅甫笑著說“村裡還給我們辦理了股權証書,這樣心裡更有底了”。辛紅甫家11口人,共13.2畝地,當年土地流轉金進賬10560元,平時到地裡打工,還能按月領工資,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

上辛營村根據自身情況,挖掘內部潛力,盤活村集體資產。主要通過清產核資、確權登記、評估認定、股權量化的形式,將集體土地、林地、水域等資源性資產和房屋、建設用地、基礎設施等經營性資產的使用權,評估折價后入股到村級股份合作社。

同時,鼓勵和支持農民以資金、資產或技術入股,充分利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確定折股量化的計算辦法,明確到戶、配置到人,以股權形式明確持股人在股份經濟合作社所持股權的份額。

把地種好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還要發展副業,讓村裡更富裕。上辛營村以村級專業合作社為依托成立了凱信農機服務有限公司,積極向農業部門申請糧食倉儲項目,打造糧食臨時貯存倉庫、農機倉庫2個,採購糧食烘干塔100噸,配備旋耕機、翻轉犁、免耕播種機、粉杆機等配套設備。

項目建成后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5萬元,帶動脫貧勞動力30余人,預計人均年收入增加6000元,為村裡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保障。

種地設備配備到位后,村裡也培養了自己的專業農機手。“現在出去到外村旋耕地,一天自己能掙300塊工資,還能給村集體帶來經濟收益。”村農機手辛廣兵說。

經過3年時間,上辛營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裡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村規民約,黨員帶頭積極引導村民主動參與村級事務管理,成立紅白理事會,倡導文明新風尚。連續三年舉辦“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以“端午節”為依托,向老人發放蜜粽、鴨蛋等節日福利。全村“三量三率”持續下降,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收回閑置的老校址回歸集體,改造為廣場,群眾休閑娛樂有了新去處。上辛營村通過“一事一議”項目,對村內主干道進行了鋪油擴寬,在道路兩側植樹,極大提升了村容村貌。對村內坑塘進行清淤、開挖治理,在坑塘周圍修筑400米觀光道路,在嚴陵河河岸修一條500米沿河景觀路,移栽景觀苗木,打造出一個觀景台,逐步朝農文旅方向發展。

“通過三變改革、小田並大田的實施,種地由以前單打獨斗到現在集約化種植,不僅增加了群眾收入,村集體也變得更有錢了,還把群眾解放出來,積極參加村級事務,村裡各項工作都在向著良性方面循環。”辛凱說。

上辛營村以“三變”改革為基礎,探索和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多措並舉助力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壯大、提檔升級,真正讓沉睡的資源“活”起來、群眾口袋“鼓”起來、村民笑容“甜”起來,帶動村民繪就鄉村振興發展“新藍圖”。(鎮平縣委宣傳部供稿 作者譚亞廷 陳林雁)

(責編:霍亞平、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小麥連“鏈” 產業成“串”
  • 探訪中原食品實驗室
  • 養老服務圈 托起幸福“夕陽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