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陽:“嗨玩”夜安陽 越“夜”越精彩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夜風吹來,空氣中彌漫著食物的香味,各色店招燈光斑斕交錯,創意市集讓人目不暇接……古城的煙火氣在新地標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在此起彼伏的歡聲笑語裡被點燃。
從“古城夜游”到“洹河夜游”,再到“點亮殷墟”,夜游“三部曲”讓古都安陽越“夜”越精彩。從博物館夜游出圈出彩,到活力四射的“夜運動”……夜晚,已不僅是市民放鬆休閑的時光,而且是城市魅力的展現。本周民生網事將通過為您介紹安陽市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地,梳理夜游線路,推薦夜間文旅活動等,助您舒心夜游。
光影演繹大邑商
“剛剛看完婦好墓前的光影秀,這位女將軍的形象一下子清晰、立體了。”一位來自四川宜賓的游客感慨道。7月28日晚,殷墟景區邀八方游客共度奇妙的殷墟之夜,一束束光、一幕幕影、一組組燈,以燈光為筆、甲骨為魂,向人們講述著那個遙遠時代的傳奇故事。
走進殷墟景區,不同甲骨文字造型的燈飾懸挂在樹上,點亮了殷墟景區的夜空。沿通往仿殷大殿的道路兩旁,甲骨文造型的花燈在夜色中閃爍。一群孩子圍在燈飾邊,識讀著甲骨文字,欣賞著光影變幻。仿殷大殿主體建筑處,光影秀正在上演,以殷商建筑為背景,甲骨文化、字史源流、佔卜辭仰、邑商傳奇等內容被完美融入,游客沉浸其中,深切感受著殷墟古老、神秘的文化魅力。在婦好墓前,光影秀內容以“婦好歸來”為主題,展現了商人服飾、軍隊、禮儀和墓中的重要文物等。殷墟景區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飛告訴筆者:“每周五、周六、周日和國家法定節假日開放夜場,期間景區會上演光影秀,講述大邑商的社會文化生活,給游客以身臨其境的感受。”
當晚,來自河北唐山的游客呂珊珊帶著兩個孩子在景區參觀。“甲骨文是漢字的源頭,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根脈。這次旅行是專程帶孩子來安陽學習歷史文化的。”她對筆者說,上午參觀了殷墟博物館,在安陽旅游的這幾天還會去中國文字博物館、倉巷街等處,感受千年帝都的歷史文化魅力。
文化夜游新體驗
炎炎夏日,酷熱難耐,博物館也熱出了圈。夏日的傍晚,古都安陽華燈初上,博物館內熱鬧異常。
有文化,必安陽。夜晚的殷墟博物館燈光璀璨,青銅色的建筑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更加庄重素雅。7月25日傍晚,和往日一樣,殷墟博物館開啟夜游模式,游客們紛紛拿著“夜場0元票”掃碼進場。場館內,裸眼3D技術、甲骨文闖關游戲、甲骨文互動投影等讓公眾在寓教於樂中學習殷商文化知識。沉浸式數字展廳利用先進的機械控制技術和聲光電展演技術,打造沉浸式場景。參觀完展覽的游客許陽來自鄭州,她告訴筆者:“趁著暑假帶著孩子來學習參觀,很震撼,孩子收獲也很大,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同時,中國文字博物館常態化開放夜場。該館工作人員介紹:“宣文館一樓、二樓開放至晚上8點。”在這裡,游客體驗到了一場漢字文化之旅。“我認識了羊、馬、鹿、象等甲骨文字,還知道了古代的紙是如何造出來的。”和家人一起夜游中國文字博物館的6歲小游客張欣冉興奮地說。
逛博物館,選購文創產品成為很多游客的出行“標配”。殷墟博物館、安陽博物館等場館的文創產品琳琅滿目,甲骨文冰箱貼、甲骨文筆記本等文創產品讓游客愛不釋手。7月26日傍晚,市民崔妍在安陽博物館購買了一杯甲骨文咖啡。她說:“安陽博物館每周五、周六、周日開放到晚上8點,晚上過來既能乘涼消暑,又能‘充電’學習,感覺很好。”
燈光夜市好新奇
仲夏之夜,華燈初上,北門印象又迎來了最熱鬧的時刻。霓虹璀璨下是各具特色的商家店鋪,移步換景的燈光設計照亮了北門印象的角角落落。人潮涌動的街頭,人們扶老攜幼,盡情享受夏夜的浪漫與愜意。
“我們專門從水冶鎮來市裡的,以前周末就喜歡帶孩子來轉北大街步行街,現在又多了一個好去處!”家住水冶鎮的李夢瑤對筆者說,從網絡上看到北門印象的燈光秀后,她立即約了自己的好姐妹一起帶著孩子來到這裡。李夢瑤的身旁,不僅有歡樂嬉戲的孩子,不遠處還有幾位正在進行網絡直播的年輕人。
“用現在網絡流行語來說,北門印象真是太city了!”20歲的馬曉樂是一名大學生,她拿著手機不停地拍照打卡,興奮不已,“燈光秀太贊了!還有人在廣場上表演架子鼓、跳爵士舞!聽說這裡以前是舊工業廠房,現在變成了工業文化創意場所,充分展現了安陽特色的城市文化記憶,讓歷史與時尚產生化學反應,將工業與藝術完美融合,我覺得特別有文藝范兒!”
夜色中的北門印象,人們從四面八方會聚於此,熙熙攘攘,叫賣聲、音樂聲、歡笑聲,猶如一場盛宴。隨處可見的年輕人為安陽老城增添了許多時尚新潮與青春活力,他們通過網絡直播、拍攝Vlog、打卡、涂鴉、街頭表演等不同形式,讓熱情與創意點燃安陽“夜生活”,更讓夜市煙火氣裡透出了文化味兒。
古城文創引客來
“我覺得這裡的文創產品不錯,我們一人一個,文峰塔、中國文字博物館、殷墟、岳飛廟等都是地標建筑。”7月27日傍晚,華燈初上,倉巷街漸漸熱鬧起來,攤販們沿街布置好攤位,向游客展示著自家特有的商品,文創產品、美食、玩具……應有盡有,引來一撥又一撥市民參觀打卡。
7月26日,一位從深圳來的游客看到了攤位上制作精巧的掐絲琺琅文創書簽后贊不絕口,他向攤主提出想要定制一個屬於自己的甲骨文文創書簽。“我設計好樣稿和顧客對接過,之后又加班進行趕制,終於趕在游客離開前將寫有甲骨文的文創書簽送了過去。”攤主韓旭對筆者說,掐絲琺琅是一項非遺技藝,她在作品中融入了安陽元素,希望讓游客在定制或現場制作過程中,留下一段關於安陽的專屬記憶。
在倉巷街樂創集市上,許多攤位都有自主開發的文創產品,婦好鸮尊茶杯墊、甲骨文米罐、明信片、拍攝框冰箱貼等,滿滿都是安陽元素,吸引過往游客駐足欣賞。還有些市民專程帶朋友來倉巷街的文創攤點打卡、集章。“顏色艷麗,造型獨特。”10歲的王茗對筆者說,倉巷街上有許多文創產品,她和家人專門來打卡。
一條古街,在動漫、漢服、文創等元素的加持下,向市民展現著她的兼容並蓄和與時俱進,吸引了無數青年人,讓傳統在時代更迭中生生不息。
精彩表演看不停
7月28日晚,殷墟考古文旅小鎮廣益劇場裡座無虛席。8時,燈光漸暗,音樂漸起,在現場觀眾的熱切期盼中,大型演藝節目《洹溯·大邑商》拉開序幕。
盤庚遷殷、國祀問戎、鸮鑄圖騰、傾觴傾心、禮鉞呈祥五幕劇情扣人心弦,盤庚、婦好、武丁等人物鏗鏘有力地訴說著殷商的古老歷史。
演出現場,氣氛熱烈。“在古今對話中,歷史課本上的玄鳥生商、盤庚遷殷、武丁中興在這裡變得生動起來。能在逛完殷墟博物館后欣賞到這樣一場精彩震撼且價格友好的演出,我非常開心,它豐富和完整了我的安陽之旅,令人難忘。”商丘旅客李禹飛說。
洹河夜游景區演藝部主任付壯壯介紹,《洹溯·大邑商》原本是大型室外演出,但由於現在是汛期,為保証節目能夠如期與觀眾見面,自7月6日起搬至室內舞台上演。“演出地點雖有變化,但演出內容並未‘縮水’,舞台場景、燈光音效更是有所升級。”付壯壯說。
除了《洹溯·大邑商》,這個夏日,安陽還准備了戲曲、相聲、演唱會、音樂節、話劇、兒童劇、音樂劇等各類演出。豐富的演出類型、火力全開的地標劇場,滿足著不同消費群體的文化需求,也為城市消費帶來了更多活力——它不僅可以帶來可觀的門票收入,還可以在短時間內聚集客流,拉動旅游、交通、住宿、餐飲等一系列消費,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活力四射“夜運動”
進入三伏天,氣溫不斷升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在日落后走出家門,開啟夏日裡的“夜運動”。不管是舞姿翩翩的廣場舞、太極拳,還是比拼正酣的籃球賽、足球賽,又或是時下流行的夜跑夜騎,豐富多彩的“夜運動”不僅充實了人們閑暇之余的日常生活,也喚醒了安陽市的“沉睡資源”,成為“夜安陽”下的活力新亮點。
“明天下班后打羽毛球,約嗎?”每天晚上,“上班族”劉曉陽都要在好友群中“吆喝”一嗓子。兩個多月前的一個晚上,受朋友邀請,劉曉陽來到了市文體中心室外體育場打羽毛球。一晚上的揮汗如雨,劉曉陽瞬間愛上了這種夜間休閑方式,“晚上相約一起打球”成了劉曉陽每天下班后的新安排。
除了眾多體育場館開啟“夜場模式”,很多居民區附近的夜晚也格外熱鬧。在東風路與海河大道交叉口附近,張國慶和老伙伴們每天都會來這裡切磋廣場舞。筆者注意到,交誼舞、廣場舞、健身操……晚上來運動的市民絡繹不絕,與其說這裡是廣場,不如說更像一個“全民健身房”。“晚上運動氛圍相當好,比在家裡吹空調舒服多了!”退休后,張國慶每天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和志同道合的鄰居們一起跳舞健身,享受生活。
相信未來安陽在“夜健身”“夜文旅”“夜文化”的加持下,將會更加充滿活力。(安陽市委宣傳部供稿 作者:趙曉鳳 申昕 王嘉晨 高倩 鄧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