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好學校”辦在了百姓家門口

人民網記者徐馳 尚明楨
2024年06月22日09:30 |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小字號

鄭州市第七十中學舉行詩歌朗誦比賽。人民網記者 尚明楨攝

在校生從650人上升至1200人﹔優質課獲獎教師人數翻兩番﹔課題成果不斷突破……這是鄭州市第七十中學近三年交出的成績單。

設施舊、教研弱、生源流失嚴重,這是七十中此前給人們的印象。改變何來?“主要靠兄弟‘名校’傳幫帶。”校長付凱波說,2020年,該校加入鄭州市第七十三中學教育集團,名校引領、機制改進、質量提升,學校打了個“翻身仗”。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促進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環節,縮小教育的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更好滿足群眾對“上好學”的需要。

多年來,鄭州市以推進中小學集團化辦學為抓手,大力擴充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提升教育質量水平,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校”。

鄭東思賢學校。人民網記者 尚明楨攝

優質均衡 好學校建在“家門口”

鄭東新區的學生,緣何舍近求遠,紛紛跑到附近縣城求學?

“誰不知道家門口上學方便,可是學校口碑不是很好,怕耽誤孩子啊。”學生家長劉女士說。

“以前招生,老師們跑斷腿,磨破嘴,家門口的學生都留不住。”學校黨支部副書記呂會永說,“2022年后,反過來了。”

鄭州第47中學教育集團鄭東思賢學校前身是中牟縣劉集鎮第一初中,創建於1956年。2013年區域劃分隸屬於鄭東新區教文體局,此后歷經三次改名,卻仍然沒有改變其生源流失嚴重,口碑逐年下滑的辦學狀況。直到2022年,與“名校”47中學教育集團合作辦學,學校發展一改頹勢,逆風翻盤。

“鄭東思賢學校以集團‘厚文化’為統領,立師德、正師風、強師能。”校長魏曉麗欣慰地說,“集團化之前,這所九年一貫制學校隻有900來學生,如今在校生人數翻一番。”

孟源校區小木匠木工坊作品展示。人民網記者 尚明楨攝

強校帶動弱校優質發展是鄭州市探索集團化辦學模式中的一種。近年來,義務教育階段入學人數不斷上升,新建學校增加,鄭州市積極推動“名校帶新校”,立足“開辦即優質”,將新建學校全部納入集團化管理。

“俺來鄭州打工,沒想到孩子能接受這麼好的教育,啥都值了。”金水區優勝路教育集團孟源校區學生家長李女士激動地說。

優勝路小學建校於1950年,是金水區的名校。2021年秋季,在“名校帶新校”模式下,優勝路教育集團孟源校區投用招生,得到了周邊群眾的廣泛認可。

“集團化辦學,讓新建校不再從零開始。”優勝路教育集團校長劉輝感慨地介紹,孟源校區每個年級的責任領導都是從優勝校區交流來的“領頭雁”,他們打造課堂教學“樣板課”,幫助年輕老師快速成長,激發孟源校區自身活力與潛力,集團化優秀半徑不斷擴大。

建一所優一所,弱一所帶一所。截止目前,鄭州市共成立中小學階段教育集團、共同體204個,其中義務教育階段200個,參與學校875所,佔全市義務教學階段學校總數的64%。這些優質教育資源的集聚擴展,使得家門口的名校越來越多。

互助路教育集團在建三小學開展聽評課活動。人民網記者 尚明楨攝

共同教研 “名師”帶“高徒”

實行集團化辦學,成員校教學質量能否提升是家長關注的重點。

中原區建設路第三小學是一所年代久遠的廠辦學校,青年教師佔比很低,77%的生源來自於外來務工家庭。“學校每個年級隻有2個或3個班,同組合力教研力量較弱。”教師徐小娜說,“老師們都是閉門造車,單打獨斗,成長空間近乎封閉。”

2016年,建三小學成為互助路小學教育集團成員校。如何幫助教師專業成長,提升教學質量?集團校在中原區“七走校”(走校跟崗、走校調研、走校教研、走校科研、走校結對、走校跟班、走校實踐)交流活動中,引領建三小學“取得真經”。

徐小娜拜了“名師”張亞培。“每周,每個月集團校都會安排聽評課活動,名師導師團推門聽課,專業指導。閑暇時間,我可以隨時去互助路小學跟著亞培老師學習交流,聽張燕校長等一批名師骨干的課,對照自身,進行課堂總結與反思。”如今,斬獲多項教學榮譽的徐小娜也已帶出多位“高徒”。

在互助路小學教育集團的引領下,2023年,建設路第三小學教師所獲教育教學獎項創歷年之最:省級教科研成果1項,市級4項,區級8項﹔優質課市級1項,區級10項……學校也獲評“中原區教育教學先進校”。

以教學促教研,以教研促質量。“集團內干部、教師之間進行為期一或兩年的互換交流,完成帶教,參與教研,最大限度實現優質師資資源的共享。”互助路小學教育集團校長張燕說。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每周一教研,集體備課。每學期組織教師進行公開課展示,教研組聽課,評課。常態化組織較高規格的培訓、講座……“教育教學課題研究蔚然成風,幫扶年輕教師向研究型教師靠攏、邁進,切實提升了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水平。”鄭東思賢學校教師張含營感觸頗深。

名師出高徒。鄭州市在集團化辦學的推動下,教育名師,教學骨干向下輪崗,青年教師向上交流,教學新秀不斷涌現,各科名師層出不窮,帶動了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改善。

東岳校區舉行“草地音樂節”,孩子們熱情高漲。人民網記者 尚明楨攝 

政策保障 集團化辦學行穩致遠

“原來,我開車上班,差不多得一個多小時,現在6分鐘就到學校了。通勤時間大大縮短,每個月還有700元的專項補貼。”去年暑假,金水區骨干教師馬艷枝申請來到離家較近的緯五路第一小學教育集團東岳校區輪崗交流。

師資力量下得去,教學質量上得來。如何確保教師輪崗能安居,待遇有保障,發展有奔頭?每年暑假,金水區各教育集團會對教師流動意願進行綜合調研,教師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申請校際交流,區教育局發放交通補貼,並在評先評優、職稱晉級等方面進行傾斜。近三年,金水區各教育集團交流教師130余人次,實現了教師收益持續平衡、校內溝通持續優化、校區規劃持續加強。

集團化辦學過程中,如何為龍頭校“補血”“輸血”“造血”?基於評價的激勵機制關系到教育集團的內生動力。

“中原區教育局為集團校搭建‘數字化學程項目’,支持學校探索基於數據的精准教學,助力教師‘精准教’、實現學生‘個性學’、推動教學‘智能評’、促進學校‘協同研’。”鄭州市第七十三中學教育集團校長王磊介紹,教育主管部門在資源共建、項目共研、教師共培等方面給予龍頭校更多傾斜,為集團校補充發展動能。

聚源路小學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人民網記者 尚明楨攝

“作為鄭東新區辦學成效突出的教育集團,區裡每年給予資金保障,用於集團內干部教師培訓、課程開發、質量監測、校園文化建設、聘請專家等活動,為學校發展把薪助火。”聚源路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孟曉莉說,“今年,我們又成功評上了市級、省級的優質教育集團,發展動力更足,后勁兒更大。”

為持續激發集團辦學內生動力,鄭州市建立評估激勵機制,每年評估遴選辦學成效突出的教育集團,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安排專項資金對優質教育集團予以獎補。2022年、2023年,鄭州市教育局共評選出市級優質教育集團51個,安排獎補資金2250萬元。

“十四五”期間,鄭州市將累計創建不少於75個市級公辦中小學優質教育集團,集團化辦學覆蓋率達到85%以上。“通過集團化實現全市教育資源的優質均衡發展,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家門口上‘好學校’。”鄭州市教育局局長王麗娟說。

(責編:尚明楨、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河南科技小院聚智助力鄉村振興
  • 中原沃野煥“新機”
  • 河南推進“人人持証、技能河南”建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