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古老技藝綻新彩(傳承)

朱佩嫻
2024年06月22日08: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古老技藝綻新彩(傳承)

  碎炭、起火、熔鐵、揚水、打花……夜晚,在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景區,一場流光溢彩的“打鐵花”民俗文化表演正在上演(見圖,受訪者供圖)。隨著1600攝氏度的鐵水在夜空中幻化成漫天的“星光”,絢爛、璀璨,瞬間驚艷全場,現場觀眾由衷發出陣陣驚嘆。而這一巧奪天工的“重金屬藝術”正是開封打鐵花第二十二代傳承人劉小鬆及其團隊的作品。

  打鐵花,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一,是古代匠師們在鑄造器皿過程中發現的一種民俗文化表演技藝,多流傳於黃河中下游,以河南、山西最為流行,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

  “在兒時的記憶裡,每年過年或者元宵節,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燒鐵水打鐵花。”45歲的劉小鬆說。然而由於打鐵花對技術要求非常高、存在一定的危險,這項技藝曾在村裡中斷了十幾年。

  看長輩打鐵花,讓年少時的劉小鬆在心中種下一顆種子——學好這門手藝。2008年,打鐵花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劉小鬆決定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他追尋打鐵花絕技,拜師、走訪、與同行探討……機緣巧合,他認識了師父夏雙套——開封打鐵花第二十一代傳承人。“師父常常告訴我,打鐵花是勇敢者的游戲。”劉小鬆說。的確如此,這項絕技對表演者的身體條件和技術要求非常高。因為表演者必須手持“花棒”用力擊打,使高溫鐵水直擊長空。隻有打得越高、越散,鐵水才能在空中如天女散花,變成微小的鐵屑在空中燃燒、冷卻、降落,從而避免人員燙傷。如果力度不夠,或者打擊的位置不准確,鐵水就不能在空中完全散開,或者飛躍的高度有限,不僅打出的鐵花不夠美觀,還特別容易燙傷表演者。

  如今,劉小鬆也帶起了徒弟,而且比師父帶得更多。劉小鬆是開封龍亭區水稻鄉劉庄村人,如今村裡200多個小伙都加入了他的團隊。他從中挑選出好苗子,手把手地教。“一開始先用清水學,很安全。學習這項絕活不僅要眼疾手快,而且要能吃苦。到了我們這一代,絕不能把老祖宗的東西弄丟了。”劉小鬆說。目前,在開封清明上河園景區,劉小鬆的徒弟龐飛、張寶已經挑起了大梁,每天晚上都會給游客奉上一場視覺盛宴。

  對於打鐵花的表演,劉小鬆還帶領團隊苦心鑽研創新,把原先村裡簡易的風火輪表演不斷改良,和打鐵花一起搬上各大景區演出現場,成為夜空中的一抹亮色。“風火輪也是打鐵花的一種,它是通過輪子的轉動,讓放在一起的鋸末、碎木炭、小鐵片摩擦生熱起火。原先是手搖的,需要幾個人輪流搖,10分鐘后才有火花,但現在我們改成電機的,配合傳統的打鐵花,在景區表演更為驚艷。”劉小鬆說。下一步,劉小鬆還准備研究“七彩鐵花”,“通過在鐵水裡添加不同劑量的黃銅或紅銅,鐵花的顏色就會更加豐富,給觀眾帶來更多驚喜。”劉小鬆信心滿滿。

(責編:慎志遠、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河南科技小院聚智助力鄉村振興
  • 中原沃野煥“新機”
  • 河南推進“人人持証、技能河南”建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