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河南各地

【魅力鷹城近悅遠來·特色美食篇】舞鋼沫糊:就是這個味兒解饞

2024年04月15日11:21 |
小字號

家常美味往往蘊藏人生百味,在河南舞鋼,一碗平常不過的沫糊變得回味無窮,歷經傳承又被賦予了更多的精神內涵,是不少在外舞鋼人情牽家鄉的紐帶。

美食慰游子

4月8日,在南方開工廠的舞鋼市朱蘭街道居民翟曉川准備啟程,面對親朋的餞行餐,毫不猶豫地表達了想再喝一碗舞鋼沫糊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應允滿足,“在外邊跑業務時間長了應酬也多,可以說山珍海味咱都嘗過了,但還是會經常想念家裡的諸多美食,沫糊就是其中念念不忘的一道家鄉美味。”翟曉川說。

來舞鋼用餐,真正的舌尖美味,就藏在一碗用普通食材烹出的沫糊裡。家住八台鎮殷庄村的劉俊霞是制作沫糊的高手,她燒制的沫糊好喝,是在舞鋼市區工作的兩個孩子每逢周末回老家的一個重要理由,親戚朋友來家做客時必定會品嘗這道美食。

據劉俊霞介紹,沫糊看起來很簡單,但制作工藝很復雜,需將事先准備好的玉米、大豆、麥子、花生、大米、芝麻等清洗、炒熟,再用石磨來磨,加入適當比例的水,配以泡發好的干菜混合熬制,其間,因人而異、依口味而定還可以加入豆腐絲、粉條、肉末以及蔥花、韭菜、花椒、辣椒等佐料,等熬到湯濃菜爛時食用,濃香爽口,余味悠長,“總結起來,就是先將雜糧磨成沫,再用火熬成糊,后用文火慢慢熬出來,沫糊味道更加香糯醇厚”。

沫糊的來歷

舞鋼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范國勝介紹說,“沫糊能夠成為本地特色美食,有其特殊的地理原因和飲食文化積澱。”舞鋼市地處伏牛山東部余脈與黃淮平原交接地帶,山水相依、四季分明,“早在農耕文明時代,地處山區的舞鋼區域糧食生產不足、油料作物也很少,而野菜、雜菜資源較為豐富,隨著時間的推移,雜菜無論涼拌、清炒都慢慢不太符合人們的口味了。於是,先民們就想出法子把豆子、芝麻、花生等炒炒增加口感,再摻雜菜,制成了沫糊。”

秋冬之際,舞鋼人喜歡喝一碗熱氣騰騰的沫糊。但美味的食物總是要細品慢嚼輕輕咽,制作好的沫糊黏黏稠稠,散熱慢,客觀上也狼吞虎咽不得。因此,喝沫糊也有講究: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辣椒油或芝麻鹽,端碗拿筷,或溜沿兒溜邊兒旋圈兒吸溜,或用筷子由表及裡淺淺刮一刮表層,一碗沫糊緩緩吃下,各種食材的混合交融,入口即化、軟糯香甜,吃得滿頭大汗,喝得酣暢淋漓,一道美食也便實現了從養眼到養胃再到養心的使命進化。

關於沫糊的來歷,在舞鋼市民間流傳著一段小故事:一個貧困的老農為地主家務工,時常飢寒交迫,狠心的地主見老農餓得實在面黃肌瘦,便將家裡剩下的菜葉爛豆扔給他。老農飢不擇食,回到家裡將菜葉爛豆一鍋熬煮,熬出了一鍋黏稠濃香的沫糊。常喝沫糊,老農不僅沒有餓壞身體,反而氣色好了不少,干活也更加有了力氣。天長日久,沫糊的名聲便傳播開來,之后經過發展、改進,成了今天的一道人間美味。

傳承與發展

沫糊最早出現在民間飯桌上,大街小巷不少的早餐攤位上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隨著飲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現在除了尋常百姓家餐桌之外,沫糊也逐步出現在飯店裡。舞鋼市多味飯庄總經理苗自坤從事餐飲行業多年,他說:“近年來,餐飲消費趨於‘吃健康、健康吃’,舞鋼沫糊用五谷雜糧制成,頗受消費者歡迎,尤其是逢年過節,從外地回來的舞鋼人點沫糊的很多,本地人也常常會自豪地向客人推薦這一道特色美食。”

由於契合了現代人崇尚天然、健康的養生理念,舞鋼沫糊有了更多的擁躉,現如今,在舞鋼域內的各個飯店餐廳,都有制作沫糊的專業廚師,時刻准備滿足來自四面八方的食客的需求。

沫糊作為舞鋼市的特色飲食之一,是舞鋼人在長期勞動與生活實踐中積累並流傳下來的集體創作的結晶,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民間傳承性,其中也包含有鮮活的文化資源,“它反映出勞動人民在農耕時代對生活的創造和熱愛,變換方式探索糧食作物及蔬菜的新鮮食用方法,也體現了人們在生活中的創造性。”范國勝說。

在舞鋼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的主導下,政府機構、行業協會、餐飲企業共同努力,將舞鋼沫糊打造成舌尖上的文化名片。該市每年總會利用舉辦農貿集會、廟會以及馬拉鬆賽事等重大活動契機,鼓勵制作能手和餐飲企業支攤兒搭台,並以美食為媒,推廣展示這一款舞鋼特色美食的獨有魅力。舞鋼沫糊的由來、制作過程與自然條件、歷史及文化元素等被整理成文字材料,收入《風情舞鋼》一書。目前,該市已對該項目進行錄音、錄像記錄檔案,鼓勵保護傳承人,對傳統的技藝項目特征等進一步研究,列入保護計劃。(平頂山市委宣傳部供稿 作者楊德坤)

(責編:霍亞平、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跟著總書記看中國|考古人話殷墟新變
  • 鄭州: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圖景
  • 探訪殷墟博物館新館 感知偉大商文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