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看待批評與自我批評(銳評)
□王賀棟
第一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就要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了,召開高質量的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是主題教育檢視整改的重要載體,也是對主題教育成果的盤點檢視,其中批評和自我批評是開好會的關鍵一環。能得到有益的批評,其實是一種促進個人成長的寶貴機會。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劑“良藥”,便能在咬耳扯袖、紅臉出汗中達到排毒疏堵、強筋健骨的效果。
接受批評使人更加頭腦清醒。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我們面對的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工作局面日益復雜。善意甚至尖銳的批評意見和建議,是矯正思想、糾正偏差的“清醒劑”,能夠幫助我們對照黨性要求辨是非於細微、止漸變於發端,始終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的清醒自覺,幫助我們秉持民主作風和團結願望來凝聚人心,齊心協力地推動工作,也能夠有效避免“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証,拍屁股走人”現象發生。
接受批評使人更加成熟全面。“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人都難免會有不足之處或是犯錯之時。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人在看待自己時,往往容易自帶“美顏”,相比之下,旁觀者看得更清楚、客觀、公正。對於他人的批評,黨員干部要秉持嚴肅認真的態度,對於自身問題不回避、不推卸,要理性進行自我反省,更不能表面接受背后打擊報復。隻有這樣,我們的人格才能更加健全,處事才能更加成熟,考慮工作才能更加全面。
接受批評使工作更加盡善盡美。毛澤東指出:“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隻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這不但明確了對待批評的正確態度,而且明確了評判批評的正確標准。隻要有利於工作開展,有利於當地建設發展,我們就要以聞過則喜的胸懷氣度來對待批評,隻有這樣才能使我們更加科學地謀劃決策工作,使我們工作開展少走彎路。
個別同志存在“批評上級怕穿小鞋,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的心態,筆者認為,這不是對待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端正態度,更不是一名黨員干部應該有的作風。實踐証明,誰能真正接受批評,誰就能取得長足進步。從某種意義上說,表揚沒有營養,批評才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