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物業服務不滿意可以拒交物業費嗎?這場新聞發布會給你答案

人民網鄭州10月20日電(王佩)物業服務涉及千家萬戶,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居民購房后引發的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持續增多,已成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之一。10月20日,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省法院物業糾紛案件的辦理情況,並公布了7起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典型案例。
數據:全省物業合同糾紛案一審服判息訴率達97.92%
發布會上,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史小紅介紹,2019年以來,全省法院共受理各類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74647件,審結率93.07%。其中,2019年收案27992件,審結率96.22%﹔2020年收案24970件,審結率97.55%﹔2021年1-8月,收案21685件,目前已結案18184件。
從地區分布看,鄭州作為省會城市,人員集聚度高,轄區涉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數量據全省首位,收結案數佔全省法院28.1%。開封、平頂山、南陽收結案數分別位列第二、三、四。
從效率指標看,2019年度物業服務糾紛案件一審平均辦理天數33.7天﹔二審平均辦理天數為49.23天。
2020年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審理周期相對延長,一審平均辦理天數38.57天﹔二審平均辦理天數為74.14天。
“疫情穩定后,我們全力以赴,加強網絡庭審力度,2021年上半年一審平均辦理天數33.9天﹔二審平均辦理天數為37.13天,辦案效率提升明顯。”史小紅說。從質量指標看,2019年以來全省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一審調撤率為75.6%,服判息訴率為97.92%,再審審查(生效案件申請再審率)率為1.24%,案件質量大幅提升。
做法:快審速裁、同案同判 著力提升判案質效
探索推行物業糾紛快審速裁機制。通過完善繁簡分流機制,把訴訟標的較小的物業糾紛案件納入小額訴訟程序范圍,利用信息化手段嚴格審限管理,做到簡案快辦。
凡是符合小額訴訟法定金額標准的案件,必須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簡化程序,縮短審限,實行一審終審﹔超出法定金額標准的簡單案件引導當事人主動自願選擇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目前,9849件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程序辦結。
對不能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案件,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快審速裁,合理縮短審理周期,一審案件審限原則上不超3個月。
積極推進物業糾紛辦案標准化建設。“為避免物業糾紛案件,特別是同一小區、同樣的訴訟出現裁判結果不一致的情況,我們也做了大量工作。”史小紅介紹,首先統一同類案件的裁判思路。對前期物業管理糾紛、小區維修糾紛、小區車位、車輛管理糾紛、新舊物業公司更換過程中因撤離、接管及物業管理用房、資料移交等問題引發的各類物業糾紛進行調研,解決法律適用分歧,加強類型化調研指導。
其次,強力推行類案檢索,確保法律適用統一,保障同案同判。
再次是合理分配舉証責任。如對比較常見的物業服務企業起訴業主追索物業費,而業主以物業服務企業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服務義務進行抗辯時,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承擔其依據物業服務合同履行了服務義務的舉証責任,要証明的確提供了物業服務。但是,如果業主承認物業服務企業履行了服務義務但提出物業服務企業在履行義務時存在瑕疵,那麼業主應當承擔履行義務存在瑕疵的舉証責任。
案例:知法守法 依法保護權益
本次新聞發布會中,省法院公布了7個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典型案例,旨在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領作用,指導全省法院公正高效審理物業糾紛案件,提升物業服務企業和廣大居民的法治意識,弘揚誠實守信、團結友愛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和諧、法治、文明、美麗社區建設。以下法律知識要牢記,避免發生違法行為。
一、物業服務存在質量瑕疵,業主不能拒交物業服務費,但違約金可以據實減少。
二、未經法定程序討論通過的物業服務費調整,對業主不具有拘束力。
三、居民委員會有權為未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選聘臨時物業公司。
四、單一業主作出的解除物業合同的意思表示,並不直接產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
五、前期物業公司無權對業主大會選聘物業公司的決定行使撤銷權,退出物業服務的企業應當向業主移交物業設施及資料。
六、業主委員會選聘新的物業公司后,原物業公司拒不退出,無權繼續收取物業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