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老牛,“馱”著豐收到地頭

趙同增

2021年02月17日08:24  來源:河南日報
 
原標題:老牛,老牛,“馱”著豐收到地頭

同樣的土壤、麥種和墒情,一壟之隔卻形成鮮明對比:晚種一周的麥苗郁郁蔥蔥,而早種的麥苗葉片發黃沒有生機。2月15日下午,看到這一景象,新鄉縣翟坡鎮中大陽村種糧大戶張存河急忙撥打電話:“老牛!老牛!快來看看俺家的麥苗咋回事!”

不到10分鐘,被稱作“老牛”的新鄉縣農民育種家牛新印,就踩著泥濘,出現在張存河家的麥田裡。

老牛邊向張存河詢問小麥從種到管的細節,邊拔出幾株麥苗查看扎根、分蘖情況,很快得出結論:“老張別慌!現在是小麥返青期,葉尖發黃干枯是小麥越冬后的正常現象﹔倒是這晚種的麥苗‘外強中干’,需要‘特殊照顧’,你可不敢大意!”

“老牛出手,手到‘病’除,老牛真牛!”老牛頭頭是道的分析,讓張存河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佩服得連連豎起大拇指。

張存河流轉經營了600畝土地,2016年開始建立小麥繁種基地,小麥良種找老牛,田間管理找老牛,銷售渠道找老牛……在老牛的“全程幫助”下,張存河家的小麥每畝增產50公斤,畝產達650公斤左右,每公斤小麥增收約0.2元,一畝小麥能多掙近150元!張存河感慨地說:“老牛真是一頭‘福牛’,給俺農民‘馱’來了豐產和豐收!”

可在小麥“育種圈”,老牛更像是一頭“老黃牛”。今年52歲的老牛,僅有初中學歷,原本只是新鄉縣原種場一名不起眼的臨時工,但靠著對小麥育種事業發自內心的熱愛和幾十年如一日的埋頭苦干,2005年育出新鄉縣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麥新品種“新原958”,又相繼主持選育了1個國審小麥品種、5個省審小麥品種,還育出1個馬鈴薯省審品種。

平均2年左右,就有1個作物新品種問世,老牛已成長為一名“高產”的農民育種家。他培育的小麥新品種累計在黃淮流域推廣種植近600萬畝,讓農民直接增收超過3.8億元。

去年,老牛又與河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達成“深度合作”,受聘為該學院的“實踐導師”,在小麥育種工作之外又干起“育人”工作﹔同時,雙方還優勢互補,聯手共建小麥種質資源創新與抗病育種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小麥生物育種添柴加薪。

小麥育種科研工作干得風生水起,老牛卻始終沒忘農民朋友。不管誰在麥田管理中遇到困難,一個電話老牛就到﹔老牛還通過直播的形式,義務傳授麥田管理知識,“鐵粉”達數萬人。

近一個月來,老牛的足跡遍布黃淮流域小麥主產區。老牛說,近來氣溫持續走高,有利於小麥生長發育,我省小麥苗情整體看好,一類苗普遍佔90%,建議近期農民及時灌溉、少量施肥,既可緩解干旱,又能降低可能到來的“倒春寒”帶來的危害。“豐收基礎已經打牢,隻要加強田間管理,后期不出現惡劣極端天氣,今年我省小麥產量肯定比往年更‘牛’!”老牛充滿信心地說。

(責編:常力元、楊曉娜)

推薦閱讀

一把提琴出確山(人民眼·返鄉創業)
  一間不起眼的農房裡,六七名婦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細琢成提琴琴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詳細】一把提琴出確山(人民眼·返鄉創業)   一間不起眼的農房裡,六七名婦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細琢成提琴琴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詳細】

向著強省、高地、家園,中原兒女愈戰愈勇
  愈戰愈勇,始得玉成。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河南全省上下逆風破浪、危中尋機,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左右……【詳細】向著強省、高地、家園,中原兒女愈戰愈勇   愈戰愈勇,始得玉成。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河南全省上下逆風破浪、危中尋機,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左右……【詳細】

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