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俯瞰,“水龍”一路向北,上渡槽、過長渠、鑽涵洞、穿黃河,跨越四省市,跋涉1432公裡后,最終停泊在北京團城湖。南水北調,這條世紀長渠,被稱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調水工程。
在河南,1800萬人受益,告別了夏季用水的尷尬。在北京,全市人均水資源量由原來的100立方米提升至150立方米。在天津,14個行政區的居民都喝上了“南水”,天津從單一“引灤”水源變雙水源保障。在河北,400多萬人告別了高氟水、苦咸水。
南水北調中線通水三年多來,從陶岔渠首調水入渠水量累計達150億立方米,工程沿線5310萬人喝上了“南水”。三年來,人們說的最多的就是變化:南水所經過的城市水清了、岸綠了、景美了……
截至6月17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陶岔渠首調水入渠水量累計達150億立方米,工程沿線5310萬人喝上了“南水”。其中,累計供應我省52.4億立方米。
據介紹,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三年多來,北京、天津、石家庄、鄭州等沿線19座大中城市的5310萬居民喝上了“南水”。其中,北京1100萬人,天津900萬人,河北1510萬人,河南1800萬人。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面通水以來,沿線受水省市供水安全系數有效提升,居民用水水質明顯改善,中線工程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日益突顯。在北京,南水北調水佔城區日供水量的73%,全市人均水資源量由原來的100立方米提升至150立方米。【詳情】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全線通水,12月27日,丹江口水庫來水奔涌進京。一渠南水給首都人民生活帶來哪些影響?三年多來,北京累計收水34.98億立方米,水質始終穩定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II類以上,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100萬,有效緩解首都水資源緊張的局面,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改善居民生活用水條件、促進水資源涵養和恢復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益。
江水進京以來,北京市南水北調工作進入建設與管理並重的新階段,實現入京水量由小流量自流向43立方米/秒的大流量加壓輸水的安全切換,單日最大入京水量達到了371萬立方米﹔並且強化過程管理,在輸水過程中實現全程計量、跟蹤監測、精細調配,確保最大限度用好南水。【詳情】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詩仙李白寫這首《登金陵鳳凰台》時不會想到,在1000多年后的中原,有這樣一個地方,與詩中所述的地貌如此相似。這個地方就是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村。
陶岔村好風水,湯、禹、杏三山環抱,丹、漢二水清流而過,在這風水絕佳點上,坐落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南水北調中線源頭“安放”於此,被中外水利專家們譽為“天下第一渠首”。
如果說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大水缸”,那麼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的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則是這一重大工程的“水龍頭”。千裡長渠起渠首。新建的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承擔著向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輸水任務【詳情】
“以前喝到的水帶著一股咸味,水壺裡水垢經常大片大片往下掉,煮出的飯口感也不好,洗頭時總是感覺發澀……”43歲的天津市民劉麗娜回憶說。這些問題在2014年得到了解決,南水北調天津干線工程通水引得丹江口水庫蓄水,將優質江水送入天津。
“現在的水有淡淡的甘甜味,做的飯口感提升了不少,以前三個月清理一次水壺,現在一年清理一次就可以了。”劉麗娜等南水北調沿線千千萬萬群眾,正享受著這項宏大工程釋放的紅利。
站在南水北調中線渠首丹江口水庫陶岔口大壩上遠眺,清澈的丹江水緩緩通過水閘,干渠兩側生態林枝繁葉茂,形成一條長長的“綠色長廊”,守護著一江南水向北流去。【詳情】
中線工程惠及北京、天津、石家庄、鄭州等沿線19座大中城市,5310萬居民喝上了南水北調水。其中,河南1800萬人。
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3年多來,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沿線受水省市供水安全系數有效提升,居民用水水質明顯改善。中線工程在保障水安全、修復水生態、改善水環境、優化配置水資源等方面發揮了社會、經濟、生態等綜合效益。
據介紹,在河南,供水范圍覆蓋南陽、漯河、平頂山、許昌、鄭州、焦作、新鄉、鶴壁、濮陽等十多個城市。【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