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09年8月國家發改委《關於印發河南省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規劃的通知》為標志,河南省成為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2010年9月30日,河南省發布《關於河南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規劃的實施意見》,規劃到2020年,糧食生產用地穩定在7500萬畝,糧食生產能力達到1300億斤,成為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穩定增長的核心區、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區、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示范區。2011年10月,國務院出台《關於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在確定中原經濟區諸多定位時,農業和糧食生產放在首位,繼續保糧成為河南的頭等大事。
有飯吃了,如何做到“兜裡有錢花”,河南再次向中央提想法,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實現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三化協調,以確保河南能如期跟全國一同實現全面小康。為此,河南省制訂了“大中原經濟區”規劃,並將這一規劃申請、上升至國家戰略。2012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中原經濟區規劃》(2012-2020年),描繪了一個以鄭汴洛都市區為核心、中原城市群為支撐、涵蓋河南全省延及周邊地區的重要經濟區域。大中原經濟區,跳出行政區劃的束縛而著眼於整個中原地區,涉及到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安徽、陝西等周邊中原地區6個省份的部分地區。
作為內陸大省,河南如何更加開放地發展,時任省領導想到了航空。為了解決開放問題,河南搭建了一個平台,就是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2013年3月,國務院批准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河南成為全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擁有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國家級規劃的省份。在國務院《中原經濟區規劃(2012-2020)》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年)》支持下,鄭州航空港區成為鄭州經濟發展的新板塊和中原經濟區的龍頭,鄭州力爭建設成為一座聯通全球,生態宜居、智慧創新的現代航空大都市。
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成為河南省第四個國家戰略規劃。省長陳潤兒寄予厚望:“加快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要著力擴大開放、深化改革、協同創新、把握重點,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原創新創業中心。”依托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河南省著重實施深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技術轉移和開放合作、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促進鄭洛新城市群協同創新發展等六大任務,致力把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成引領帶動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的綜合載體和增長極。
“通過自貿區的設立,打造以鄭州為核心圈,涵蓋鄭汴洛緊密圈、輻射中原經濟區的內陸開放高地。”省商務廳負責人介紹,核心圈:鄭州作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圈,鄭州自貿區將起到帶動緊密圈自貿區、輻射中原城市群的重要作用,打造中部內陸開放高地。緊密圈:以洛陽和開封為重要節點,連同洛陽和開封自貿區帶動緊密圈城市群8城市發展,向上承接鄭州發展需求,向下帶動外圍城市圈開放。外圍圈:自貿區輻射並帶動外圍經濟圈發展,以開放倒逼改革,作為試點推廣的廣大腹地,為中原經濟區的發展和中原城市群的建設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