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持續的高溫天氣讓人覺得酷暑難耐。當許多人在空調房裡享受清涼時,在這樣的高溫下,建筑工人、環衛工人、交通警察等眾多勞動者卻依然揮汗如雨,在烈日下堅守著屬於自己的那份職責。
正是這些普通勞動者,用自己的付出和堅守,讓這個城市在烈日下依然充滿活力和能量。
7月13日,入伏第一天,河南的溫度著實給力,直接飆到39度!驕陽似火,“燒烤”模式瞬間開啟!炎熱、酷暑、高溫考驗著從事露天工作人們。
今年三伏天共40天,比去年多10天,8月22日結束。高溫,對很多在室內工作的人來說,只是一個數字,但對許多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們來說,是蒸,是烤,是流不完的汗水,是勞動的艱辛。
讓我們一起向高溫下的勞動者致敬!
進入酷暑期,氣溫不斷攀升,三伏天開始沒多久,氣溫就一路飆升到近40攝氏度,當人們避開高溫盡享著空調的清爽時,身著橘紅色衣服的環衛工人卻在冒著酷暑工作,濕透的衣服,佝僂的背影讓人看了心疼。近日,記者探訪高溫下的環衛工人,體會他們的苦與樂。 【詳細】
酷暑天氣,我們除了要注意防晒,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還要記得《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也在保護著我們的健康和相關利益:(一)除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外。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詳細】
“入伏”以來,各地陸續迎來高溫天氣,但提起高溫津貼,不少企業的戶外作業人員仍表示沒有聽說要發放。對此,來自一線的全國政協委員鄒先榮表示,適當減少高溫天氣的戶外作業時間,給工人發放必要的防暑降溫藥品和補貼,是人文關懷的體現,也是勞動者應有的權益和尊嚴 【詳細】
7月13日入伏第一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都迎來高溫,北京部分地區的最高氣溫達到39-40℃,夏天的熱情果真就像一把火。在高溫的環境中,很多因素都會影響體溫的自我調節,引起中暑。當一個人的體溫迅速升高時,甚至可能損害大腦及其他重要器官。在炎熱伏天裡,保住一絲清涼,要注意防暑降溫。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