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平時脾氣挺好,但是否一上車就煩躁?是,計1分
●你是否開車不順心,臟話就脫口而出?是,計1分
●會車時,雙方難以通行,是否會“頂牛”不禮讓?是,計2分
●看到旁邊車輛想加塞,是否會不顧危險,一腳油門堵住對方?是,計3分
●遇到有人技術差或違法變道,是否有一頭撞上去的沖動?是,計4分
●發生小事故后,第一反應會否是恨不得揍對方一頓?是,計4分
結論: 1-3分,可能是“輕度路怒症”﹔4-8分,可能是“中度路怒症”﹔超過9分,可能是“重度路怒症”。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廣大司機朋友應該如何自我調節情緒,保持良好的駕車狀態呢?
鄭州市中醫院郁病科副主任中醫師平玉娟接受採訪時談到:“由於在開車時司機的精神需要處於高度緊張、集中的狀態,駕駛的疲勞感會慢慢從生理上轉到心理上,這也是為什麼司機的心理更容易受到刺激的原因。所以司機要從心理上自我放鬆,多轉移注意力,多緩解壓力,控制好自己的心態,更要多為其他人著想。”
平玉娟提醒廣大司機,平時在飲食上也可以多注意調理:長期吃清淡飲食,性情會比較溫和,少吃油炸和甜膩的食物、多喝涼水都是防止“路怒症”的好方法。同時在有焦慮情緒時,最好減少開車時間,嚴重焦慮失眠時,盡量不開車。”
記者了解到,開車時“聽音樂”、“開到停車場休息”和“嚼口香糖”都是司機朋友們在駕車路上...[詳細]
從各地發生的案例來看,“路怒症”的爆發雖然都是在行車過程中,甚至伴隨著一定的交通事故,但這些問題都能找到理性的途徑予以解決,人們為何偏偏選擇極端的方式,“路怒症”患者“怒”從何來?